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学生对当时人们为救国图存不惜慨然捐躯的敬仰,更包含着对于今天已走上的这条正确道路的理解与热爱,甚或激励他们对于未来中国强国之路的追寻。这就使学生得到认识上的升华。这些爱国主义思想都是学生得出的,源于学生自己的思考, 也就会深化学生的认识,使他们的印象更加持久,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毋庸讳言,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恰当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思维方式运用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是让学生变得更智慧,还是让学生变得呆板,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也就是说,智慧是长期思维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在教学中,我们只要通过方式的合理选用,就能探求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孙磊 《历史教学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2001
张华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价值与实践方略》 中小学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