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3)

2012-08-24 15:54

103天的变法真正留给后人的是什么?或者说维新志士用他们的鲜血向我们说明了什么?学生由此展开讨论,抒发自己课后的感受:(1)他们用鲜血激励后人去为救国而奋斗;(2)要救国不能只靠旧势力、皇帝,而应依靠人民的力量;(3)中华民族的救亡之路是反帝反封建。其后,教师进行小结: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而发动人民群众则是完成任务的必由之路。但在中国历史上,作为领导阶级,能够认清形势,寻找到正确方法以获得人民支持,却花了相当漫长的时间,当时的维新派,即令是谭嗣同本人也未能认识他们失败的真正原因。但后继者毕竟沿着前辈的足迹,锲而不舍地寻觅,探索真正能使中国富强的道路。

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学生对当时人们为救国图存不惜慨然捐躯的敬仰,更包含着对于今天已走上的这条正确道路的理解与热爱,甚或激励他们对于未来中国强国之路的追寻。这就使学生得到认识上的升华。这些爱国主义思想都是学生得出的,源于学生自己的思考, 也就会深化学生的认识,使他们的印象更加持久,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毋庸讳言,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恰当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思维方式运用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是让学生变得更智慧,还是让学生变得呆板,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也就是说,智慧是长期思维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在教学中,我们只要通过方式的合理选用,就能探求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孙磊 《历史教学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历史教学问题2001

          张华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价值与实践方略》 中小学教育2001


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真”探究的构建与实施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