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的性质》微课程制作及应用(2)

2021-05-08 04:23


  实验视频四:在玻璃管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用箭头以及标注引导学生观察现象:钠首先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时火焰呈什么颜色?最终生成的产物是什么颜色?由此学生不难得出结论: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四,也就达成了目标③。 
  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通过笔者设置的一系列具体而又有针对性的问题,体验了对金属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过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顺利达成预定的目标。最后,笔者用一个拓展思考的问题作为结尾:“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金属钠的着火事故,会采取哪些措施呢?”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这样除了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之外,同时也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课堂应用 
  微课程是为翻转课堂服务的。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在家中的自主学习已经学会了正确取用金属钠的方法,并掌握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以及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原理,这就为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活动预留了充分的时间。 
  课堂上,笔者首先评价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并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答疑,然后由学生完成自我检测,检查自主学习成果;当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自主学习任务时,笔者又布置学生完成进阶作业,在进阶作业中设计了金属钠与酸溶液及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相关习题,这一部分内容在微视频中没有涉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还不能获取这一部分信息,因此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障碍,这时适合进行分组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探究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如CuSO4、FeCl3溶液)。实验完毕,各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过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家达成共识后,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分享收获,交流心得。同时,笔者还设计了评价量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在课堂上能更有效地探索更多新的知识,并且拥有了更多做练习、做作业的时间;通过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真正实现了“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在课堂”。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金属钠的性质》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鲁科版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1章第2节《金属钠的性质》 
  2.达成目标: 
  ①知道并能说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硬度的相对大小、密度的相对大小以及熔点的相对高低); 
  ②能准确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能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能准确描述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知道这两种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 
  3.学习方法建议: 
  ①请你运用观察法认识钠的物理性质; 
  ②请你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学习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钠的性质》微课程制作及应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学写留言条》微课程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