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的性质》微课程制作及应用(4)
2021-05-08 04:23
①为学情需要而设计。无论是我们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还是设计的学习活动,亦或是对学生的指导,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学生身上。李老师的微课设计正是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精准地把握了学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②为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而设计。李老师的微课与学习任务单紧密配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观看、选择观看频次,并在技术手段上进行了必要的放大、慢镜头回放、高亮显示等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发现与构建知识,体现了翻转课堂先学后教、以生为本的理念。
③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设计。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几个实验和情境的设置,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过程与学习体验,指导学生“做中学、思中学、悟中学、研中学、用中学”。在这样的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提炼方法、得到感悟,实现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形成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抓好每一次教育契机。
2.从设计内容来看
①本节微课选题切口较小,重点、难点突出,直指问题要害。李老师通过富有启发性的小坡度渐进性问题,逐步引领学生抵达核心内容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掌握。这样的设计便于突破学习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②学习单的内容形式明确具体,指导性、层进性强,凸显了对钠金属学习的思维方式的指导。结合课堂的新课学习,教师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知识—感悟方法—尝试运用。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③注意了与课堂的有效衔接。学习单标注了课堂学习预告,学生可以明确现在进行的微课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密切关系,从而调动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
④体现了学习活动的交互性。李老师在课前学习任务单上指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建议等进行记录,这为课堂充分、有效地学习交流做好了准备。课内,李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交流困惑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展示讨论、达成共识、分享收获、交流心得、自评互评等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式学习平台。
(徐宏亮 NOC活动评委/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
《金属钠的性质》微课程制作及应用(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