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花》蕴含的教育智慧初探(2)

2021-05-08 04:25

文中的 “我” 最终能战胜恐惧并战胜自我, 与母亲对“我” 满怀爱心、 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息息相关。爱可以感化一切, 战胜一切, 超脱一切, 使人变得勇敢、 坚强。文中的母亲善于以柔克刚, 以退为进。在 “我” 第一次被父亲强行派去 “地狱” 放牧, 哭干眼泪, 狼狈而归后, 母亲出于对孩子深沉的爱, 怜悯 “我” , 呵护 “我” , 担心 “我” 被吓成傻瓜, 并以一腔柔情劝服了强硬的父亲, 不再让 “我” 去“地狱” 放牧。表面上看, 好像是父母作了让步, 滋长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实际上这恰恰是父母在教育上采用了“以退为进” 的策略, 不急于求成, 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慢慢学会战胜恐惧。母亲这棵盛满爱的树剧烈地撼动了 “我” 这棵幼小的树, 极大地鼓励了 “我” 第二次主动去“地狱” 采摘铃兰花来回报母亲。正因为有了这份深深的爱, 才让 “我” 在半睡不醒的状态之中, 充满一种惬意而奇妙的责任感, 才让 “我” 的体内注入一股神奇的力量, 径直走向 “地狱” , 才让 “我” 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之中。

四、 教育要制造契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 “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 枢纽、 决定性环节。冷眼静观, 教育契机无处不在。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需要拥有睿智清醒的头脑, 善于制造一些苦思冥想的教育契机, 从而使教育艺术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制造教育契机无疑是艰辛的, 要有睿智的 “脑” , 善于思考; 要有勤快的 “嘴” , 善于鼓动。文中 “我” 的父母可谓用心良苦, 独具慧心。他们运用智慧, 巧妙启发, 在不经意中悄悄为 “我” 设计下良好的教育契机。母亲特意在黄昏时分, 深深叹了口气, 说出自己明天想带一束铃兰花去教堂的心愿, 父亲特意点明只有在 “地狱” 才能采到铃兰花, 而且还特别强调: 现在已是黄昏, 去那个恐怖晦暗之地似乎又显得不切实际, 故意留下了所谓的遗憾。说者有心, 听者有意。他们的这番谈话, 在无形中不着痕迹地引导启发了我, 成功地促成了 “我” 第二次主动去 “地狱” 为母亲采摘铃兰花的果敢行为。

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苦心经营,智慧而巧妙地精心安排好一个又一个教育契机, 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绽放出满地烟花。

教育无国界, 南斯拉夫作家普 · 沃兰茨的 《铃兰花》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教育专题课。我们一直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 殊不知, 只要用心教育, 用智慧教育,“我们的孩子” 都能成为 “别人家的孩子” 。

作者单位: 江苏如皋市第二中学。


《铃兰花》蕴含的教育智慧初探(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故都秋深深几许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