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5)

2021-05-08 04:52

政府公务人员行为是个体层面的政府行为。有效发挥公务人员政府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会产生原子裂变的影响力。每个公务员都是活生生的政府形象的代表。公务员的言行举止,在公务场合代表的是政府,任何随意不负责任的公务员行为,都是对政府身份的一种抹黑。例如,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工作窗口的工作人员彼时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而是作为政府行使权力、履行政府职责、义务,他的行为是否得当,办事是否高效,是否切实替民众着想,解决百姓困难,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公务员赢得民众的信赖,就意味着政府赢得民众的信赖。因此,公务员就是政府的化身。公务人员的腐败行为常常令民众痛恨之极,认为是政府腐败,因为公务人员以政府的身份做出个人意志的事情,产生的效果就是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政府形象影响重大。因此,每个公务人员,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责任源于人民赋予公务员个人的政府身份,是“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 [24],也就是国家赋予每个公务人员的责任。因此,如果每个公务人员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职业道德履行公务,那么每个公务人员都将是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本身的行为就是进行着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

透过政府行为的分析,我们旨在发掘遮蔽在其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另一角度说,我们不能仅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解为课堂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文件教育、读本教育、主动教育,分析隐藏在社会系统中的政府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旨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渗透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隐性,[25]同时,也是要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现代社会中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如何发挥其功能,这需要在社会系统的互动沟通中实现,如鲁曼指出,任何社会系统的自我参照和自我生产,实际上都是“社会系统中相遭遇的各个行动者之间的沟通过程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参照。” [26]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在与社会其他系统的互动中实现其功能的。因此,研究政府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就是研究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及其复杂的环境中,政府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间的互动,是如何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转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

 

参考文献

 

[1][5][11]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22][23]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曹红钢.政府行为目标与体制转型[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孙其昂.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兼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7-10.

 

[6][12]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7]孙其昂,张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61-66.

论政府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性(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理论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