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的意识形态传播观及其特征(5)

2021-05-08 04:54

4.意识形态传播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构筑当代中国的精神世界。一方面,意识形态为国家治理明确了价值取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往什么方向走,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有主张、有定力,绝不能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不仅为国家治理明确了价值取向,也从具体实践的角度规定了国家治理的运作机制。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是我国改革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也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观念基础和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把意识形态传播力的提升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中。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看,在经济治理现代化中蕴含着富强、文明和自由的价值理念;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蕴含着平等、公正与和谐的价值理念;在政治治理现代化中蕴含着民主和法治的价值理念。因而,中国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传播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是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风险考验提出来,是对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党中央就“为什么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及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课题所做出的顶层设计,为新形势下克服“本领恐慌”,主动谋划“讲话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导,必须深刻领悟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2][4][5][6][7][10][13][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93,153,153,153,15,155,55,155.

 

[3]王永贵.关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重大问题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5-9.

 

[8][15][1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3,204,204.

 

[9]揭晓.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29.

 

[11][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43.

 

[1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567.

论习近平的意识形态传播观及其特征(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基于空间生产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维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