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2)
2012-08-27 23:10
二、改进教学方法是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实施创业素质培养的关键。
很大程度上,专业课教学理念的革新体现在教学方法上面。若其理念变方法不变,那叫“假变”。专业课教学理念之所以需要革新,源于目前高职教系统专业课教学方法陈旧并未从应试教学模式、学科型系统知识传授模式中脱胎换骨的现实。为了在专业课教学中将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落到实处,笔者以为在其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需要在以下方面多下功夫:
做好课前准备,为成功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准备条件。
1、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用有赖于对专业课特点、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自身教学风格、教学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有部分教师,在备课环节没有这样的思想,将备课窄化成了“备教学内容”,以为明白了教学内容就一切完事,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明白了教学内容后课堂上就可以一讲到底,把所有的内容灌注给学生。如果学生遇到这样的教师上课,课堂上不是精神焕发而是萎靡不振、不是张力四射而是被动压抑。在那样的课堂,学习真的成了苦差事。所以这种状况必须转变,在备课环节不仅要将教学方法的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并且要将其教学方法的设计迅即转到科学的轨道上来。这种科学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设计要依循系统性的原则,在设计时不仅要分析教学内容,还要分析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和自身教学优势等方面情况。比如,对于教学对象,之所以要对之进行分析,是因为高职院校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有自身的学习特点,和本科院校学生比起来更多的是学习自觉性不足,长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开发相对滞后;即便是高职生,不同年级又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大一时相对学习动力较足,大二时较多的处于学习疲软期,大三时在学习上表现出强烈的急功近利思想或破罐破摔的思想;即便是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学习风气也可能存在大的差异,有的班级学习风气正,有的班级可能班风散、学风淡。只有从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所任班级所处年级、班级具体实际等多方面对教学对象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找准他们学习的脾胃,进而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方法。
2、教学物资的精心准备
教学物资是进入教学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包括教学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学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方法的施行要依托这三大类“物”的因素,任凭多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这些物的因素作支撑,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课前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一方面要看一看自己的“家底”,另一方面教学方法设计好后要对其所依靠的“物”性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一堂小组实验课,在实验教学的场所、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数量及其质量性能等方面都要有周密的考虑和准备,这样才可能确保实验活动顺利开展,才不致于在黑板上做实验、开机器。目前,职教资源相对比较薄弱是事实,有的专业课教师就以此为理由,将实验课教学中将“做实验”异化成“讲实验”,将专业课程异化成纯理论教学课程,整个教学就凭借三大“法宝”----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其实,在教学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只要肯开动脑筋、不怕麻烦,通过自制教具、向工厂借用工件、注重平时对教学物资的搜集、用先进软件制作PPT教具予以补充等方式,都能为专业课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实现铺平道路。 以行动教学为核心突出专业课实践性特色,帮助学生涵养创业素质。
依据不同的标准,教学方法的分类就不相同。对于专业课教学来讲,不管是什么种类的教学方法,都要突出“学生行动”这一核心,尽管方法的形式有差异,但是都蕴含着行动教学这一内核,以此突出专业课的实践性特色,帮助学生涵养创业素质。比如,项目教学法就是行动教学方法系统中的一种典型。对于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是基于具体的实践项目,项目问题的解决与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查阅资料、创造条件、调运并整合过去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并且需要学生之间精诚团结协力攻关、有着不达目的誓不休的精神。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与氛围中,围绕项目学生自觉地将各种碎片式的知识予以整合、单一化的技能予以链接,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协作精神与耐挫品质的培养以及竞争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增强,这些都是创业不可缺少的素质元素。当然,同样是采用项目教学法,但是即便是针对相对的教学项目,不同的操作方式,产生的效果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所以,在确定了具体的教学项目后对项目实施的各个工艺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并做好监控工作,这样才有助于避免项目教学的形式化,铲除项目教学自由化的土壤,将项目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试论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