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习惯伴随一生(2)
2012-08-27 23:15
课堂上,我把要求告诉给学生听:小朋友们,你们都很棒!但老师不知道,哪个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们来比比看,究竟是谁最棒。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红花,你们想要吗?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只有达到老师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红星,看看谁得的最多?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务和要求。但刚开始,要求不能过高,从浅入深,逐步提高。同时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帮助别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会课,总结学生们一周来的表现情况,指出缺点,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同时分发小红花。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也不要吝啬小红花,只要有肯定之处,都可以得到,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小红花可以让学生自己贴到荣誉角上去,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小学生的行为都有明显提高,很多事情无需老师督促,学生之间便会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三、 润物无声、环境陶冶法。
环境移人,对孩子尤显重要。所以,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规范的学习环境和容易亲近的心理氛围。在环境布置上,我把教室整理得干干净净、布置得大方又充满童趣,在教室、公共场所都努力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比如在黑板上贴好八字班风“勤学、友爱、诚实、活泼”,在墙壁贴上小学生守则、作息时间表;在教室设置水桶、痰盂、废纸篓;让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教导他们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课堂上有事先举手,课间唱歌,放学回家站队;举办照片、小制作展览;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学生往往中午到校比较早,我便带领学生在中午休息时做做眼保健操,开展“我捐图书大家读”活动,在比较集中的时间里阅读一些有趣的读物。还和家长联系,控制孩子看电视时间,帮其选择收看内容,使他们目力所至,听力所闻都是健康向上的东西,使其在自自然然无意识状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有的孩子做事特别慢,写作业要磨蹭到放学了还不能完成。平时班级活动中也总是因为这些拖拉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在成长过程中太拖拉对孩子自身也是不利的。怎么帮助改掉他们的这个不好的习惯呢?首先,要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名言,我把它贴在教室里。其次,我与家长配合给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把一天的时间安排详细列好,比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等。内容具体细致,然后和家长一起严格监督按计划执行。
在一段时期的严格监督中,开始时学生会不习惯,可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双方教育下,只要不半途而废的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形成不拖拉、不磨蹭的良好做事习惯。
四、开展活动、制度规范法。
随着孩子感性知识的增多,沿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个体到群体的规律,通过各种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引向深入。
为了培养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我在班内成立领读小组、帮带小组,鼓励大家“结对子”,“找朋友”,“互查作业”展开互相学习,并开展了“今天我值日”、“抬水浇花”、“结伴游戏”等活动,培养他们独立做事、合作共事、积极参加锻炼的情趣;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开展“人人做小老师”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机会。这些活动的开展逐步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层次,使每个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形成都经历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由感性到理性,产生渐变到突变的飞跃。
让好习惯伴随一生(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