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教学流程管理 实现管理效能

2012-08-27 23:20

        良好的质量源于教学流程管理,所以改革创新教学流程管理成为我校有效管理的途径。
        一、集体备课,采取板块分割,各据一方,精心准备,共享精华。
        以往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只是照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这种简单、被动的抄袭备课现象,根本不能顾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会使教师陷入思维抄袭的极端,失去自我,专业难以得到发展。因此我校采取教学内容板块分割,学科组教师各据一方,精选内容,精心准备,各抒己见,共享精华。
        具体做法:在期初备课甚至在假期备课中,将教材中的所有板块分割给备课组的每位老师,做中心发言的准备。要求老师将所负责的板块的教学内容,通过解读,吃透拿准。解读包括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本课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及板块的综合检测。还要将与本板块相关的知识链接到中心发言中,辅助备课。集体备课时,以合作为载体 ,以互动碰撞为魂,博采众长。集体备课后再修整完善讲义分别印发给组内其他老师作为资源共享。其他老师在个人备课时,针对自己的学生将个人的见地融入,形成一套既有共享又有个性的教学机智——教案。既减轻老师的备课负担又精练解读教材之功,更使老师的专业得到成长。
        二、打磨“五段三动”课堂教学模式,绽放课堂生命活力。
        如何将教者备课储备积蓄通过教与学转化为学生的积蓄是至关重要的。开展“学科生命教育”研究以来,经过思想发动、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到实践、探究,我校提炼出了“安达小学学科生命教育‘五段三动’式教学模式”。并做为我校“十二. 五”课题研究。
        “五段”是指:学(初学感知)——思(深思质疑)——议(合作探究)——导(启智交流)——测(侧学验收),充分体现以学生生命活动为线索,发展学生各项能力;“三动”是指:目标牵动——合作带动——测学推动,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具体操作程序:依据教学模式结构,首先由教师根据将要教学的内容,设计前置性作业,作业中有一定的情境、有深入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学生独立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在此时起目标牵动的作用。再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问题,能提出问题比会解决问题更重要,标志着学生智力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 学生问题提出后,教师再深入引导学生开展研讨,借助课件展示,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动手操作,师生共同探讨等,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则在此时起合作带动疏导作用。最后,在师生研讨达成共识后,使新知系统化。再做教学目标达成度检测,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迁移应用,创新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升华。教师则在此时起评价、推动的作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生本”思想。 
        目前,我校首批实验教师正在尝试以此模式进行教学,学校各层面的领导和各级骨干、名师都深入课堂,利用汇报课、对比课、研究课、竞赛课、开放课等多种形式来践行学科生命教育这一理念。从研讨、反思中,我们体验到了这一模式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改革创新作业设计的内容及评价方式,让每个生命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我校把学生作业分为三层面:第一层面是前置性作业,第二层面是巩固性作业,第三层面是自主特色作业。

改革创新教学流程管理 实现管理效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行课改,有效激发兴趣和物理思维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