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教学流程管理 实现管理效能(2)

2012-08-27 23:20


        前置性作业,多以题签式,课前下发给学生。学生依此进行课前的查阅、搜集、整理、解答、质疑。评价方式采取学生间的相互“赏批”。让同伴见证同伴的博学。
        巩固性作业多以练习册、章节检测题下发给学生,每课后进行一次。评价方式采取教师批阅、反馈,检验教学的成败,以便弥补。另外,教师每周要针作业给学生一次总评,达到与学生、与家长沟通的目的。
        特色作业属于学生的自主动作,是学科作业的拓展,不限量,不限时,不限形式,学生根据已有的学科知识,做学科综合性学习小报、可摘抄、可绘画、可粘贴、可设计学科趣味题。这项作业体现了学生的学识综合能力,随时展出来,不需要老师批阅,只做为学生间的赏议。
        四、改革创新辅导环节,兴趣为根,激励为原动力。
        每个集体都存在差异,对此必须有应对的策略,不能只停留在补差这一环节上,还要关注特长学生甚至超常学生的成长。在这方面我校采取“辅优”的做法,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从难度和量上满足优等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当“小先生”,激励优等生,使他们不仅学会,还会学,推动他人学。针对学习潜能生,每位教师都有帮扶计划。每位任课教师重点帮带三至五人,采取以兴趣为根,课上关注他们的课堂参与,课下倾斜辅导,同伴“一帮一”带动等方法开掘、调动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经过多次听、说、读、写、算、画、演等形式验收后,合格的,“脱困”归队。经过两年的坚持,大部分潜能生得以转化,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能从不同程度得到提高。潜能生队伍在缩小,优等生队伍在扩大。
        五、改革创新质量监测方式,以单项能力的强化,带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我校根据学段的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上学期,采取各学科单项技能强化训练、监测。主要是,听写、积累背诵、口算、表达、操作等。各学科组依据教材内容及课标要求,将单项监测内容确定。如:语文学科的低学段,单项能力重点是:拼音基础学习,为识字打基础;汉字的书写与积累。过拼音关和听写关。中学段,单项能力重点是:背诵积累,过背诵关。高学段,单项能力重点是:口语丰富、有序表达,过表达关。这样,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这几项技能都经历过强化训练,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学期采取各学科综合知识与技能的监测,主要从分析、理解、判断、解决问题等方面监测。命题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体现知识的连续性,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教学流程管理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改革创新,似一潭活水涌动在整个教育教学的池塘里,不断闪出耀眼的光芒,它所带来的成功不断泛起圈圈涟漪,扩散到整个池塘,滋养着池塘里的每一个生命。 

改革创新教学流程管理 实现管理效能(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行课改,有效激发兴趣和物理思维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