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目的是提高课堂实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但必须学核心、学根本、学精神实质;在保持和发扬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学习、借鉴、创新、优势互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理念,从而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首先必须坚持几个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3、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向全体学生的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堂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
4、全面发展的理念。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出发实施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5、相信学生的理念。要相信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人”的个体,都有无穷的潜力;相信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相信只要方法适合,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发展。实质就是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
学生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二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教着学质量的高低,所以课堂教学改革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积极推行学生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在其中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改革就是要从形式到内容,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载体就是小组合作模式。
二是变过去重教师的“教”案为重学生的“学”案。
课堂教学以指导和组织学生学习为主,并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讲;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能自主学会或探究后能掌握的不讲;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要启发、引导,甚至给学生铺设好台阶,切实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要具体、明确,要定时、定量、定内容、定检查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是编拟好预习提纲,把学生的预习纳入正课。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写预习笔记、课堂学习笔记和纠错本。
四是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督促、检查力度,反馈要及时。要把学生的学习落实在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上,倡导学生多“爬”黑板、多动手书写,组内检查监督,老师检查监督,根除学生眼高手低的通病,把学生的学习效果落到实处,同时重视学生书写规范性的要求。
浅谈课堂教学的改革
2012-08-27 23:26
浅谈课堂教学的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