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改革(2)
2012-08-27 23:26
五要认真钻研和吃透《课标》、教材文本,积极探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式方法,加强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同年级同学科要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教学要同步。
六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贯穿始终。
七要建立尊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很受学生认同并愿意接纳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实施教改的重要前提之一。课堂教学改革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改革使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增强了,自信快乐了。现在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丰富多彩,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先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讲解展示,然后再让老师点拨指导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课堂我精彩,而老师们也欣赏着学生的精彩,觉得同学们个个变得可爱了。
课堂的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的单词、生字词默写,公式定理、课文段落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学生的练习、讲解甚至作文等都得到了及时反馈;像预习等很多以前忽视和落实不到位的学习环节落实了,老师上课更有针对性了;“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策略得到了有效运用,对小组捆绑式的评价与考核又使得人人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得老师不仅不能图省事、满堂灌和包办代替,而且又得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和应付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备课更加精心和充分了,拿一位老师的话说就是:学生发展老师也得发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已不用行政命令催促了,老师们听课的次数远远超越了规定的次数,再没有出现以前检查听课记录时就难免有个别人造假的现象。在每次检测中好学生的成绩仍然好,中下等学生的成绩上升了,而且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都增强了。
当然,在这次教改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老师讲的“度”的把握问题、学生学习“静”与“动”的关系把握问题、小组长效建设问题等都比较突出。毋庸置疑,前进路上的困难也会很多,但我们师生思想认识很统一:改革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正视问题和想办法解决问题,只要方法适当,问题总能获得解决。
浅谈课堂教学的改革(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