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支架问题”(3)

2012-09-07 16:57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结合不同的写作阶段来进行“支架问题”的设计。这里特别以美国六年级教材《语言的艺术》中的一个写作单元的实例来进行说明。这是一个有关个人故事的写作单元,在预写、草稿、修改、校订和出版各个阶段都设计了由问题组成的支架系统。美国的写作教学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强调全过程指导,这些“支架问题”旨在每一阶段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或每一阶段完成后让学生对照进行自查和反思,支持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个人故事写作单元——“问题”清单
  预写阶段
  1.你思考过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做了一份经历清单吗?
  3.你选好了题目并冥思苦想了吗?
  4.你用图表去组织你的想法了吗?
  5.你有没有用重要的细节去支撑你的主题思想?
  6.你需要调研吗?
  草稿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3.你用了你的思想和情感去使
  你的写作具有个性吗?
  4.你用了能感觉到的细节去让你的读者脑海中浮现一幅想象的画面吗?
  5.你的中心思想清晰吗?你的细节能让读者感到自己就在故事里吗?
  修改阶段
  1.你的故事适合你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吗?
  2.你描述了一次个人经历吗?
  3.你故事的任何一部分都需要详写吗?
  4.你用了多彩的、精确的词语去描述你的经验和感受吗?
  5.你使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讲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吗?
  6.当你大声朗读时,句子通顺吗?
  7.你添加了有趣的标题吗?
  校订阶段
  1.每个段落你空格了吗?
  2.你有没有把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组在一个段落里?
  3.你检查了难单词的拼写吗?
  4.你每句开头使用了大写字母以及每句最后使用了正确的标点符号吗?
  5.你的句子能连贯起来吗?该分段的地方分段了吗?
  发表阶段
  1.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我描述了一次个人的经历吗?
  2.我选择了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吗?
  3.我用了好的标题吗?
  4.我的句式有变化吗?我的句子通顺吗?
  5.每个句子结尾的标点符号正确吗?
  6.我正确地使用了复句吗?
  7.我用了时间顺序的词语去呈现事件的顺序吗?
  8.我用了特别的细节去让读者容易想象我的经历吗?
  9.我校对和改正了所有的错误吗?
  尽管上文所列“问题”与育英老师的“六个问题”的设计思路并不相同,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写作各阶段提醒学生和便于学生对照自查和反思,但它们也正是围绕读者意识(为谁写)、写作内容(写什么)、写作策略(怎么写)三个维度展开的。这些“支架问题”与写作教学的每一阶段的任务紧密配合,操作性极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转化为不同阶段的“支架问题”,切实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在提供“支架问题”时,我们同样需要遵循与支架学习相关的一些原则。一是引导性原则:支架在于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而不是替代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二是个性化原则: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支架。三是适时性原则:支架提供的时机要恰当。四是渐退性原则:当学生能够完成写作任务时,支架就要逐渐移走,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表达的空间。


作文教学中的“支架问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运用新课标理念,转变我的实际教学的一点探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