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夏庄学校 张芹芝 邵庄初中 冷素华 满族初中 冷继强 邮编:262500)
【提要】“钱学森问题”发人深省,儿童画缺乏独立想象,应试教育充实着学校。我们呼吁,要培养优秀人才,首先要解放老师,才能彻底解放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撑起一片想象的蓝天。
【关键词】教师 撑起 想象 蓝天
背景
之一:发人深省的“钱学森问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被称之为“钱学森问题”,直指中国教育的瓶颈和软肋,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之二:技法娴熟而缺乏想象的儿童画
在世博会中国馆的儿童画廊里,一幅幅笔触老练、技法娴熟的儿童画作令人折服,专家却发现没有一幅画的思维方式能够超出大人们的想象,更没有自己的奇思妙想。
之三:发芽的土豆不能玩
幼儿园的小朋友课堂上都在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其中一个孩子好奇地观察着正在发芽的土豆。老师瞪大眼睛就问:“发芽的土豆不能玩!”从那以后,孩子再也不碰土豆了。孩子的好奇心被抹杀了,也许一位优秀的生物学家就这样被无情摧残了。
现象
之一:放假三天,发试卷27张
某校清明放假三天,语文、数学、英语等所有开设的课程均有练习试卷,向学生发放练习试卷27张之多,所有任课教师均有严格要求,学生假期“必须全部做完。”平日作业,上级规定小学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而实际上远远多于规定,有哪位教师布置少了作业,非但学校不满意,就是家长也不放过你,甚至家长会打电话责备学校怪老师“懒”,教师无奈被绑到追求成绩的考车上。
之二:教室,一片朗朗的“背书声”
课堂本来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师与学生愉快的投入的学习、研讨过程之中。可是,现实教学中,许多科目凡是能让记忆的东西,多数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的为学生“找出要点、知识点、考点”强迫学生记忆,把教学过程变成的背书记忆的过程。什么启发、诱导,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都不复存在,唯有将知识点和考点背熟是教师提高教学成绩和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捷径”和有效地方法。只要学生考试成绩高,领导高兴,任课教师自然高兴,随之带来的就是“荣誉”和“实惠”,什么评优、晋级、晋升也随之而来。
之三:段考成绩分析会
某学校共有教学班26个,段考后成绩分析会开得深入细致,校长将“教学等诸因素”与自己相近的五、六处学校的所有参加班级的段考成绩制成幻灯片,在会议室放给全校的老师。从优生率、及格率、平均分、总分等方方面面的情况逐一排队,从中分析本校的教学情况,得出哪些教师的教学成绩好,哪些教师的教学成绩差,对考试成绩好的科目大加表扬,对成绩差的科目及其课任教师“严格批评”,并提出限期整改的教学要求。
之四:素质教育观摩课是演戏
笔者在省骨干教师培训期间,参加诸多地市的素质教育教学观摩会,所到之处教师的观摩课上得非常好,教学环节严谨,重点突出,师生配合默契,学生非常熟练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但是课下座谈却得到实言相告:观摩课已经演练多时。上午参观的是素质教育观摩课,下午参观团刚一走,学校立刻转入正轨的应试课堂,并且将“素质课堂”耽误的时间找回来。因此,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应试教育干得很扎实。
剖析原因: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
现在的中小学实现的是依然应试教育天下。大部分学校仍然以成绩论英雄,数不清的考试:当堂达标、单元过关、月考、抽考、统考等等,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疲惫的应付学校的考试,任何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都要受到学校的批评。学生更是苦不堪言,不管是哪位教师布置的作业都要认真去做,否则也要受到教师的责备,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尽管教育行政部门极力推行素质教育,进行大规模的督导检查,甚至暗访,但都于事无补,改变不了现实。因为学校、老师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太多、太大。学校升学率低,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不满,学生家长不满,学生自身也不满。学校在社会上就没有好的声誉,自然就受到人们的鄙视。教师教学成绩不高,学校不满意,同样受到人们的贬低,评优、晋级、提升更是无望。
因此,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校都是明着说一套暗着做一套,不得过“全面追求”升学率,追求考试成绩。只要考试的科目,不要非考科目,学校的音乐、体育、艺术等都成为摆设。加班加点,延长在校时间,并且煞有介事地说“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考考成为学校的法宝,分分分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命根。人人是考试之人,事事为考试之事,时时为考试之时。
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成为学校考试的具体实施者,成为“制造分数机器”的人,学生成了“制造分数的机器”。所有课任教师都抢占学生的时间,抢占辅导学生,连课间十分钟都要抢,加大教学强度和训练难度。有些学生吃饭都不敢多喝水,生怕课间上厕所耽误教师的检查指导。
教师还要应对各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督导,备课统一备,批语统一要求,上课统一模式。因为上级教研部门不时地推动一些新的课堂模式,“目标教学法”、“合作探讨课堂”,“五步”、“六步教学模式”等等,等等。只要业务部门的领导“思维一有新创意”,整个教育系统都要在教学方面来一次“新教学模式的大推行”。教师学习使用,之后领导检查。凡不使用上级推行的教育模式的课堂“一票否决”,不准评为“优质课”。致使教师一个教学模式运营不熟,又要学习运用新一个教学方法了。对于过多的“优秀教学模式”教师应接不暇,根本没有自己授课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只能被动的学习和运用某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时间和空间创新,“他山之玉”未能己用,“东施效颦”的现象时有发生。
除了学校的任务之外,某些地方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行政部门安排的“应急任务”,某些单位开业庆典,要教师参加典礼,植树节到来为配合宣传,要教师去植树拍照。某些单位人口普查、妇查,教师与学生给予协助。
解放教师,培养人才 要为孩子撑起一片想象的蓝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