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利用语文的课外阅读,拓展延伸生命教育
语文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文本教学,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生命教育的目标完成也要拓展延伸,融入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让学生感悟到生命教育的丰富性、自主性、发展性。中外书目卷轶浩繁,教师可以根据生命教育的四大生命元素的主题,有目的地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高质量的书目。如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著的《小王子》、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著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日本作家黑柳彻子著的《窗边的小豆豆》,等等。学生在课外阅读了优秀的生命教育的书目之后,教师必须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个反馈不能只停留在摘抄或者作文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锻炼,情感是否得到了升华。教师可以设计一份生命教育阅读的质量分析表,包括“阅读的时间、阅读的目的,阅读的内容、阅读的体验、阅读的反思”五个部分,最后教师填写指导意见。通过质量分析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生命情感流向,是语文阅读中生命教育效果的最好反馈。[3]通过一个阶段课外阅读的生命教育,教师可以设立生命教育阅读话题交流的专场。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最感动的段落拿出来一起分享,也可以对于同一本书,大家发表不同的感悟,以及对他们产生的深远影响。把生命感悟活动由纯粹的个人行为变成大众性行为,既丰富了学生的生命情感,也创设了一种主动、互动、生动的阅读局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魏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方法及途径[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7):76.
[2]吴小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育与研究,2011(26):48.
[3]贾湘玉.语文阅读教育与生命教育[J].文学教育,2010(6):136.
[责任编辑 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