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芝娟,周晓红
摘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队伍的建设是实训基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以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为例,从完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推行岗位责任制,加强培养力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等几方面入手,对实训基地专职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各种途径与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重点探讨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内部学习等各种培养途径,对同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队伍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职业能力提升;途径;机制
基金项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课题“提升实训基地专职教辅管理人员职业能力途径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13202)
作者简介:陆芝娟,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31-03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发展更多的实训基地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也就需要更多合格的甚至是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但是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增强实训基地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其职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1]因此,对提升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职业能力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高校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队伍的现状
(一)整体素质不高
早期很多学校对实验教师的聘任要求低于理论课教师,有的学校把教学岗位或其它部门不称职的教师调到实验室,有的把临近退休的教师安排在实验室养老,使得实训基地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几年,很多高校实验室购置了一系列先进的、大型的、精密的仪器设备,但是能够熟练使用,而且可以进行维护、保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匮乏,学校不得不临时培养一些理论课教师兼职管理这些仪器设备。[2]
(二)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数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也随着扩建,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扩大实验员队伍,导致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以及实验教学工作的专职实验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的需要。[3]有些实验室甚至没有专职人员,管理人员由专业教师兼任,平时只起到开门关门的作用。
(三)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实训基地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化学类实训基地尤其突出,除了实验准备还要对危险品、仪器设备等进行管理。许多实验室人员还身兼数职,除了实验室管理工作还兼有教学、科研任务。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往往是“救火兵”,申请项目、示范建设、优秀评估、技能大赛等工作都少不了他们。
(四)实验室专职人员得不到重视
实验队伍与教师队伍建设相比,实验室队伍建设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严重挫伤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能力的提高和实验室的发展,实验室人员本身,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或自暴自弃的现象。[4]有的学校也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人才到实验室岗位,但大多留不住人,只把实验室作为一个跳板,时机一旦成熟就转岗或离岗。
二、实训基地专职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机制探索
由于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功能,必须切实提升专职人员的职业能力,学院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对基地专职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机制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基地,也是浙江省高职院校一类建设基地,现有专职教辅人员7人。实训基地现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拥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扫描电镜等大型仪器设备5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1800万元。该基地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华茶艺技能”大赛以及茶艺与茶文化类专业国家级培训班。
(一)重视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学院大力发展实训基地建设,在改善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专职教辅人员队伍的建设。实训基地实行院、系两级管理,采取系部负责的运行机制。学院层面有副院长负责全校实训基地的工作,主要为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作引导和监督,系部领导(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实训基地主任主持工作,并设有基地副主任负责实训基地日常运行,各实验室也均设置责任人进行具体管理,另外,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吸纳一批优秀的同学的作为助理实验员,辅助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二)细化实训基地工作,推行岗位责任制
实训基地工作繁杂,包括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仪器设备购置;实验试剂(包括危险品)及耗材的采购与管理;实验实训准备;实验实训教学或辅助教学;信息资料及文件的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对外服务,等等。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很多,安全问题是实训基地的头等大事。结合该基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实训基地主任、实验员、实验实训指导教师、仓库保管人员的岗位职责,另外,根据学期工作计划安排,除了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外,实训基地的其它工作事项进行细化分工,再对细化分工后的工作根据每位老师的特长进行安排,把各项工作直接落实到人,避免出现踢皮球现象。
(三)加强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专职人员职业能力
加强实训基地队伍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内部学习等多种途径,开展在职学历深造、实验室管理知识、实验室专业技能知识、大型仪器设备应用及维护等多方面的学习。
1.深入交流,学习同类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先进经验。生物实训基地先后派出人员到省内外知名高职高专院校学习,通过技能大赛的平台也有很多其它院校到基地交流,通过交流学习使实验室人员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其它院校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生物技术基地,该基地由学院教务处牵头制定其激励机制,系部负责基地的整体管理,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主抓,各任课老师、基地专职实验员落实各项工作内容的层层管理制度,使得基地管理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