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政府、市场和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教师教育管理方面,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对于教师教育的管理应从包办一切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管理师范院校转变为管理教师教育事业。
首先,要剥离师范院校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与寄生关系。改变政府直接管理和包办师范院校的状况,实行政府主管部门对所有教师教育机构的全口径的事业管理;赋予师范院校和举办教师教育的机构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使之成为面向社会和市场自主办学的教师教育实体。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是唯一的教师教育供给者的状况,使政府由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提供者,成为教师教育的管理者、质量评价者和监督者。政府应主要负责制定教师教育的政策、提供质量评价标准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对教师教育活动实施全程监管,保障各类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对教师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如农村教师的教育培训给予保障等。再次,要改革教师教育的投入方式,实行政府拨款、学校自筹、学生缴费的教师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本实行政府、教师任职学校和教师本人三方分担机制。实行新教师奖学金制度、教师“培训券”制度,在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教师个人一定的选择权;同时还要完善教师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建设。政府要强化其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推进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现代化的教师教育制度和政策支持体系。
(六)关注高校教师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主要强调为培养培训基础教育教师服务,而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则一直受到忽视。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职业发展等诸多问题令人担忧。[14]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解决这一教师群体的职前、职后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促进高校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也是未来教师教育政策创新须予以关注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2]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38页。
[3]劳凯声:《教育法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4]张乐天:《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政策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5]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1996),http://vip. 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 SLC. asp? Db= chl&Gid=19668. 2010-4-23。
[6]教育部:《关于师范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1999),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9/ 206007199901. html. 2010-4-23。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 lev el3. jsp? tablenam e= 208&infoid= 3314. 2010-4-23。
[8]教育部:《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8&infoid= 3337. 2010-4-23。
[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 825&infoid= 7335. 2010-4-23。
[10]梅新林:《聚焦中国教师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11]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2),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 126&infoid=1006. 2010-4-24。
[12]朱旭东:《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期。
[13]刘复兴:《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与政策导向》,《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14]陶学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实施十年之回顾与反思》,《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