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式代表财政支出介入后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式,可以看出经济变动的始发因素就是投资变动。 (2)财政对生产能力的作用效应。生产能力的增加可写为: ΔYc=v(I+rG)(5) 其中,ΔYc是生产能力的增加,r是财政支出占投资支出的比率,rG是财政投资额。为了简化分析,假定财政投资的产出系数与民间投资的产出系数相等。该公式表明财政投资的介入会使生产能力增加。 (3)财政介入对必要增长率的影响。为了实现均衡经济增长,生产能力的增加和总需求增加必须处于均衡水平,即: 公式(9)是考虑财政介入后的必要增长率,式中存在各种财政变量——财政投资率r、财政支出率g和税率t。这些财政变量作为财政政策的手段各自对必要增长率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对此,下面分别求出r、g、t的偏微分。
三、中国目前财政政策取向 1、增加政府的投资性支出 这项措施实际上是通过降低政府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率来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相对于资本边际生产率而言,我国经济增长更加依赖高投资率,因为政府投资增加,会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经济增长率必然也会随之提高。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推出了十项措施及4万亿投资计划,4万亿元中有10000亿元来自中央政府直接财政支出,其余由地方政府及其他非政府机构承担。除此之外,为保证各级政府投资资金的顺利到位,应适当控制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开源节流,监督完成这项投资计划。 2、发行国债,实行赤字政策 赤字政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是经济低谷时期的一项有效的短期政策。财政赤字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复苏。我国目前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无非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增加政府开支,二是减税。根据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减税不利于经济增长,而且在我国两税合并之后,减税的空间已经很小,所以目前我国应适当地加大政府的投资性支出。短时期内提高政府支出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最快捷最有效的来源渠道就是发行国债。我国是世界上赤字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03—2007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依次是2.4%、2%、1.6%、1.3%、0.8%,均低于国际警戒线(3%)。为保证今后4万亿投资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央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刺激社会需求,实行赤字政策。
3、加强税收征管 根据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增加税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在政府支出比率一定的前提下,税收的增加意味着国民储蓄率会上升,由于政府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不变,因此,政府可以把国民储蓄率增加部分用于民间投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能力。但这与凯恩斯的经济思想相悖。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凯恩斯指出,要有效地扭转经济大萧条,只能采取举债支出的方法,而不是增税的方法,以扩大政府开支。因为如果政府一方面扩大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却又用增加税收的方式保持预算平衡,这样一增一减,财政支出的扩大就不能起到补偿私人投资和消费不足的作用,而且税收手段往往具有时滞性。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快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在我国,由于税收监管不力,每年的税收流失规模之大令人咂舌。据测算,1997—2006年,我国每年流失的税收规模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占当年实际入库税收总额的70%~80%左右。目前应该做的是让该缴纳的税收及时入库,以此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4、扩大农民有效需求 我国农民消费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的有效需求不足,这加剧了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制成品的过剩,不利于国民经济增长。而且目前中央应对金融危机,首要措施就是扩大内需,在考虑扩大城镇居民内需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农村市场。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扩大农民消费。一是增加农民财政补助,如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稳定农产品价格等,提高农民的有效收入进而提高其消费水平。二是政府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推进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农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逐步释放出来。三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农民对家电、通讯工具、耕作和运输机械的消费才会成为可能。 5、加大科技投入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基于不存在技术进步的假设而进行分析的,但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在其他外部制约因素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可以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很多出口外向型企业濒临破产,其中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原因是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利润空间微乎其微。但是也有一部分技术密集型企业存活下来,它们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获得利润。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重视技术进步,并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但现阶段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因此,今后我国要更加重视技术进步,使经济增长由量变转为质变。政府对科技的支持,首先要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资助高新技术及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其次,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的优惠政策,如通过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最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应该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渡过难关。中央应尽快扩大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范围,提高企业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另外,具有针对性地继续调高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税率,鼓励企业出口,防止国家出口萎缩。 【参考文献】 [1] 高长春: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以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经验为视角[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 毕正华:基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 [3] 郑兴铎:缓解企业出口“阵痛”政府可以做些什么[J].国际商务财会,2008(10). [4] 王莉卿: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效应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5] 我国财政赤字率10年来首次降至1%以内[J].中国货币市场,2008(2). [6] 伍云峰:我国税收流失规模测算[J].当代经济,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