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营销对策思路与策略论文(共2篇)(2)

2021-05-08 10:21


  (二)国家石油交易结算以美元为主,并呈多元化趋势


  长期以来,美元在国际贸易中一直作为结算货币来使用,国际石油交易同样以美元结算。美国本身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生产能力强大的国家,拥有控制和影响其他产油国的能力,同时美元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相比其他国家货币而言具有通行世界的支付优势。在此条件下,美元、实力和石油在美国的全球战略格局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也成为维持美国全球霸权的三大支柱。然而,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一家独大的状况受到冲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人民币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随着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政策的实施,人民币在石油交易以及其他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欧元也在国际石油结算中受到青睐,国际石油结算已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三)页岩油开采技术成熟,导致国际石油贸易竞争加剧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相对有限,经历一百多年的开采,资源已接近枯竭。目前,石油储量最丰富的中东地区以其现有的开采速度,50年以内将面对资源枯竭的窘境。随着页岩油技术的成熟,人类面对的石油资源枯竭的难题将有望被打破。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系中所含有的石油资源,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资源以及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中的石油资源。显然,与传统石油资源相比,页岩油的成矿形态非常特殊,这就导致其开采的难度较大。*然而,全球页岩油储量丰富,美国《油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页岩油储量约为11万亿到13万亿吨,远超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美国、刚果、巴西、意大利、摩洛哥、中国等9个国家。其中,俄罗斯的储量为750亿桶、美国的为580亿桶、中国的为320亿桶。*美国以前曾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自给率不足50%,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其页岩油技术的成熟,石油不仅实现自给,而且大量出口,这就对国际石油市场形成冲击。但是,因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仍高于石油开采成本,尤其是高于中东石油的开采成本,故每当国际油价走低时,页岩油就因缺乏竞争力而无利可图。为应对美国页岩油竞争,争夺国际油价定价权,石油输出国组织扩大石油产量并降低石油价格,使得国际油价在2014年走低。但随着美国对俄罗斯、伊朗等产油国经济制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对中东军事干预的增强,国际油价于2017年出现回升,这就使页岩油产业的发展开始出现新的契机。*


  二、国际能源博弈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际能源博弈对全球贸易和中国进出口贸易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中国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了诸多新变化。一方面,国内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步伐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前期的存量问题和新问题精准发力,正在将改革引向全面深化,并不断赋予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同时,在产业升级中中国面对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淘汰落后产能不可一蹴而就,只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而过剩产能亟需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转移,因而对出口市场的依赖相对提升。另外,人民币升值以及西方国家要求缩小贸易逆差都为中国扩大进口提供了契机,故中国从国外的进口加速,并超过出口增速。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产业升级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再工业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自由贸易呼声强烈,使得国际贸易竞争加剧,带来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并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很大压力。在中国对出口贸易依赖性增强而国际市场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国际能源博弈对中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日显凸显,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分析的重要课题。具体来看,国际能源博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既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油价下跌带动人民币贬值,有助化解中国出口压力


  目前,包括石油贸易在内的国际贸易结算主要以美元进行,然而,因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故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中国的石油贸易结算。如此一来,随着国际油价下跌,不仅会造成美元贬值,而且会使人民币也出现贬值。同时,因美元在石油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范围比人民币要广泛得多,故美元的贬值效应要比人民币大得多,按理来说人民币相对美元又会出现一定的升值。但实际上这种差异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体现得并非如此明显,因为中国实行紧盯美元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会随时依据美元调整汇率以降低中国对外贸易的风险。因此,当油价下跌导致美元贬值时,人民币虽然会出现相对升值,但中国会相应地对人民币进行贬值,所以整体来看,国际油价下跌有助于中国扩大出口。*但2014年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以来,中国出口增速却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国际消费市场疲软,尤其是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收窄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市场,*同时也与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累计升值30%有关。


  (二)国际油价下跌带动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中国扩大进口规模


  2015年以来,人民币结束了自2005年以来的阶段性升值而出现贬值,正是中国顺应国际油价下跌以及美联储几度加息造成美元贬值而采取适应性汇率政策的结果。但从理论上来说,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中国扩大进口规模。目前,中国正处于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发展升级的进程中,对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尤其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需要不断扩大进口规模。同时,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也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而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中国缩小贸易逆差的呼声也不断提高。2018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为缩小与华贸易逆差,不惜违反WTO相关协议单方面启动所谓301调查,威胁要对从中国进口的超过1000多亿美元的商品征收超额关税。*在此背景下,中国在努力扩大出口规模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扩大进口规模,以确保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并相应缩小对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来践行合作共赢的和谐世界理念,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前一阶段油价下跌带动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扩大进口是显然不利的,但从一个更长的时段来看,2005年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30%,且国际油价2017年后已出现缓慢回升,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扩大进口规模。事实是,2015年以来,中国进口增速也快于出口增速,且中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日益重视扩大进口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营销对策思路与策略论文(共2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析当前学校财务管理的改进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