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建议
2021-05-08 10:25
[提要] 2008年以来GDP增速的持续放缓标志着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的过渡阶段。新常态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过对经济结构和动力因素的影响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本文对近年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同时,探索新常态下的发展方向,以主动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
关键词:新常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常态下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
收录日期:2015年6月10日
一、新常态下的“新经济”
根据《人民日报》对新常态内容的系列评论,我们可以归纳出新常态的三个重要特征。
(一)GDP增速稳定在“中速挡”。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就是GDP的回落。2012和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均为7.7%,到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7.4%。目前,中国内部环境的变化,包括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资本积累率的下降等因素;以及在国际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债务积累等约束了潜在GDP的增长。而潜在增长率又进一步约束了实际GDP。我国经济逐渐远离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长时代,稳定在了7%~8%之间。
(二)经济的“服务化”特征显现。与经济“起飞”阶段制造业迅速扩张不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向“成熟”转变。2013年我国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首超工业;到2015年第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1%,高出第二产业8.7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大背景下,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将撬动新业态市场,其比重的上升将成为长期趋势。
(三)发展动力更替,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中国经济长期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大多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甚至阻碍了目前经济的发展。面临国内经济增速下降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十八大提出我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科技引领生产力;同时加速制度创新,充分发挥知识要素的作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2014年我国R&D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2.4%,专利申请数量的明显上升正孕育着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新常态下需要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简称KBIS)由那些依赖专业知识并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或组织组成,它们通过对知识的收集、加工和传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其主要任务是在创新过程中提供相关的知识服务。由于KBIS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辐射较强,同时完全消耗系数较低,因此在目前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KBIS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新常态下发挥的作用
1、KBIS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含量不高、创新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未来要让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发挥KBIS作为高端服务业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作用。
2、KBIS对创新发展战略的影响。KBIS具有高度的创新扩散能力,被看作是创新的推动者、传播者和使用者。首先,KBIS本身所具有的高创新性特征表明其就是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次,KBIS通过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将知识进行吸收加工形成新的知识,再传递给客户。例如,培训和管理咨询行业,在对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再输出后,可以扩展用户的知识基础,提高其创新能力;最后,KBIS中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为研发创造提供资金支持,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新型工业化进程。
3、KBIS满足了“绿色增长”发展要求。KBIS属于低碳行业。一方面其资源的消耗由原先工业发展需要的自然资源转变为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另一方面KBIS中所包含的高技术产业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循环经济,并且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替代资源消耗型要素投入。
三、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KBIS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占GDP比重仍然较少。从表1可以看出,四个行业增速大致在15%左右,是同年GDP增速的两倍多。各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金融业表现尤其突出,金融业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作用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KBIS行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不同,我国KBIS发展虽然维持着较高的增速,但占GDP比重还普遍偏低,反应当前我国KBIS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新常态背景下,提高KBIS增加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仍然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2012相较与2011年有三个行业的增速均呈下降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我国KBIS发展还不成熟,还呈现波动式比重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阶段回落至中高速增长阶段。(表1)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