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3)

2021-05-08 10:44


  本文认为,首先应当保持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有效发挥大股东的作用。目前创业板的市场尚不成熟,适度的股权集中能有效控制股权过于分散造成的“搭便车”现象,有助于第一大股东充分的动力和能力利用自身的控股地位监督和管理企业的经营现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创业板上市企业应当适度分散股权所有者,使国家成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充分发挥法人股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并努力提高流通股股东的话语权,提高股权治理的效率。这样,一方面能够减轻“一股独大”下第一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及公司利益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完善企业的监督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第二,强化企业的董事会独立性。基于创业板资本市场的现状,强化创业板上市企业董事会的独立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首先,应当进一步适当扩大董事会的规模,以确保董事会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足够多利益相关者的意志,降低董事会被管理层收买、垄断情况的发生。尤其是深受大股东影响的独立董事,为了它能真正自主、有效地保障董事会独立性,企业应积极建立健全可相关的制度,努力营造合适的环境,这样既确保独立董事在公司决策中正当的话语权,同时强化了董事会的独立性,有效制衡内部人员的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本文认为,有效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都能有效地提高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基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现状,管理层成为了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关键主体。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管理层,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地位。考虑到股权激励在中国国情下执行的局限性,优化薪酬结构,加大管理层薪酬和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应当成为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既能强化管理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又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毛洪安,沈慧敏.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5):75-81. 
  [2]闻岳春,叶美林.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3):84-95. 
  [3]牛春平.创业板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相关性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2(11):69-71. 
  [4]黄长祥.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考察[J].企业导报,2010(10):50-52. 
  [5]阮素梅,杨善林,张琛.管理层激励、资本结构与上市公司价值创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7):70-80. 
  [6]David Bernotas.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rm Profit ability in the Japanese Keiretsu[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5,16,PP.533-554. 
  [7]Hu H W,Tam O K,Tan M G S.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7(4):727-749. 
  [8]Diana K.Denis,John J.McConnell.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3,38,PR 1-36.

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财政税务制度变革的社会影响分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