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网络时代下构建完善诚信体系的必要性(3)
2012-08-20 22:19
再次,网络文化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虚拟性与异地传播性;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就可以以虚假的身份发布信息,这就增加了侦查的难度。以网络犯罪为例,虽然各国现在都基本上有了一支新的警种—网络警察,但由于犯罪分子基本上都是智能型的人,作案前又经过周密的策划与精心的部署。加上犯罪的异地性,使得犯罪成功率极高而破案成功率极低。
综上所述,在网络社会里,我们面对着新的社会状况的挑战,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作用的效果是有限的。我们不仅不该放弃道德建设,而且更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宣扬与建设。以现实生活为借鉴,在网络社会里构建一套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按照社会生活的运行方式倡导建设一种健康的文化,在更一般、更综合的意义上维系网络社会的各个方面,保证网络社会的政策运行,以满足人类多样化、综合化、社会化的信息需求和其他需求。
三、网络时代下构建完善的诚信制度的方法
第一,寓诚信教育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之中。不论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如何,他们总是离不开真实的生活的。因此,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诚信教育。使人们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作者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这就要求家庭、学校承担起更为艰巨的任务,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并给与积极有效的引导。
第二,积极回应挑战,完善网络,建立有影响力的网站,从而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引进网络中。“……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尽全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应对他们的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网络的上述特点,在网络中宣传正确、健康的内容。这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开拓、挖掘健康的信息,不断地更新网上信息的形式,勿使之缺乏新鲜感、时代感,缺乏吸引力、凝聚力。只有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才能与那些花样繁多、绝对刺激的黄毒赌等非法网站进行斗争。
第三,认真开展多姿多彩的网上活动。要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要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活动;要开设网上论坛,对重大间题、热点间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要利用重大的节日、重大事件等契机,在网上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以上是对于如何建设网络道德尤其是诚信道德的一些建议。当然了,网络是个复杂的有机体。简单的靠单一的教育手段是无法有效地完成教育的目的的,还必须把教育引导与管理引导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有效地使得人们在网络中做到“慎独’,②,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才能更为有效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变。
注释:
①以上两则数据转引2004年9月16日新浪网新闻《网络电视揭开互联网内容盛宴》,该文就网络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
②来自《中庸》,原文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参考文献:
[1]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论[M].海风出版社2003版,第225页
[2]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M〕.上海三联书店2003版,第6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12一413页
浅析在网络时代下构建完善诚信体系的必要性(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