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尾理论的角度出发,资源的内容及其价值方面存在着一个长尾,资源的每一部分都是有价值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价值的大小及受众群体的不同。传统的资源组织方式中,更多地关注的是资源的核心内容和核心价值,而忽视了长尾部分。用户参与标注可以实现对不同部位、不同细节的注意与发掘,有利于长尾价值的揭示和利用。
2.4 标注在形成关联方面的价值
“Tag的价值体现在关联上,通过tag的关联来智能化地整理tag,从个性化的tag中我出共性来。”
标注在标注者和标注对象(资源)之间直接建立了关联,同时通过资源关联到资源作者,通过使用行为关联到资源的使用者(指非标注者部分),由此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网络。在这个关系网络中,结点具有多进多出的特点,并通过标注之间的聚合(共享语义)在标注者内部、资源内部、资源作者内部、资源使用者内部形成同类群,通过任何一个人口都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检索和跟踪。例如,当用户发现所感兴趣的许多资源被某个用户提交时,可以持续跟踪该用户来发现更多感兴趣的资源。有些系统还支持定制,通过将这些用户加入特定的收藏夹,当该用户再次向系统添加资源时,系统会主动通知用户。而且这种关联关系的建立是全动态的,可以随时生成,随时更新。
2.5 标注在资源评价方面的价值
标注是对资源的一种积极评价,它主动表明了标注者对待资源的态度(感知度、认同度),因此可以作为评价资源的一个指标。
有些标注内容本身就是对被标注对象做评价的。标注者在标注中表达了对资源内容、资源中所得出的观点、结论的赞成或反对,深入一些的,还可能援引数据、案例,理论等来支持或驳斥资源中的观点或论断,这是对资源最直接的评价。另外,标注也可以作为一个量化指标来评价资源,资源所获得的标注的数量(可以说明被标注对象的受关注度)、标注的时间跨度(第一个标注和最后一个标注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说明被标注对象受关注的持久度)、其他用户对标注的响应度(阅读数和回应数)、标注者在所探讨领域的权威度等都可以作为评价被标注资源的依据。
上面谈到的几乎都是围绕标注的社会价值而言的,是它给其他用户带来的价值。在网络环境下,标注原有的价值并没有消失,例如在帮助标注者日后的检索方面、辅助记忆方面,标注的价值依然如故。
3 标注的应用
传统环境下的标注以自标自用为主,其应用多是为方便自己日后的检索或使用,有一种做备忘录的性质。在网络环境下,标注的应用突破了这些局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3.1 利用标注组织资源
用标签作为元数据组织资源,代替关键词的功能,这是目前标注最普遍的应用,网上流行的大众标注(folksonomy)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形成的。这种方法最初是随着美味书签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摒弃了传统分类法事先分类、专家分类的原则,采用由资源使用者为资源提供关键词,根据这些关键词来聚类资源的方式。这种资源组织方法一方面方便了用户,用户无需了解专业的、自己不熟悉的分类体系;另一方面,它利用集体智慧组织资源,形成的分类结果更贴近用户的使用习惯,对用户更具有现实意义。当资源数量巨大,专业人员无法完成对资源的组织时,这种由用户自发分类的方式更有效。当然,这种完全自由式的资源组织方式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如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垃圾标签等问题,人们也在探求如何对之进行改进,希望能够克服这些不足,同时又不损害其原有的特色。
3.2 利用标注改进资源组织工具
标注不仅仅可以直接用来组织资源,还可以用来改善现有的资源组织工具和组织方法。在这方面,最直接的应用是将标注与其他资源描述、组织工具或方法进行整合,共同完成对资源的组织和检索。例如,将表达同一概念的不同形式的标签关联起来,作为对正规的主题词的补充,以此来改善检索效果。Melanie Aumharnmer等人还尝试将标签与自发语义(emergent semantics)整合,以实现对非文本型资源(图像资源)进行更准确的检索。
浅论网络环境下用户标注的价值与应用(3)
2012-08-21 20:45
浅论网络环境下用户标注的价值与应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