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共同增长的服装CAD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2012-08-21 20:48

 [摘 要] 服装CAD技术是应用于服装行业的一项信息化技术, 是提高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目前我国普及服装CAD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服装CAD开发商、经销商和服装企业三方面结合来提高服装CAD市场普及率和利用率的策略, 即只有基于价值共同增长理念的服装CAD供应商与服装企业合作共赢, 才能更好地实现服装CAD的普及与应用。
  [关键词] 服装CAD 价值 共同增长 市场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链结构优化趋势更加明显,竞争更加激烈。目前我国中等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达到6万多家,绝大多数是加工贸易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2008年,面对人民币升值较快,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升,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已降至极点,严重制约了我国服装工业技术改造升级。而服装CAD/CAM的普及应用是服装企业实现信息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据统计,服装CAD系统在美、日、法、意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普及率已超过70%,而在我国服装CAD应用普及率却不到15%,说明我国服装CAD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又说明目前服装CAD市场的发展存在问题。
  一、国内服装CAD市场发展现状
  1.国际著名服装CAD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市场
  服装CAD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服装行业相结合的产物[2]。目前国际著名的服装CAD/CAM技术公司有:美国格柏(Gerber)、法国力克(Lectra)、西班牙艾维斯特(Investronica)、德国艾斯特(Assyst)、日本重机工业公司(Juki)、加拿大派特( PAD)以及瑞士Alexis等公司。这些公司由于起步早,并有着深厚的专业积累和技术优势,强大的资金实力,所开发的服装CAD系统功能全面、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系统性能稳定;另外,他们都开发了配套的CAM系统,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满足了用户的信息化需求。目前发达国家的服装CAD技术仍处于领先地位,正在向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和三维立体化方向发展。
  这些著名的服装CAD系统供应商虽然最早从八十年代就进入我国市场,尽管当时软硬件的价格、售后服务费用都很高,但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了快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价引进。然而,由于对服装CAD系统缺乏必要的了解,加上使用习惯、人员素质、培训体系及维修服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服装CAD系统实际利用率很低。真正的市场推广是在九十年后期,随着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许多大企业为了尽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再次掀起引进这些国际品牌的服装CAD系统的热潮。服装CAD系统供应商迫于竞争的压力一方面降低CAD系统价格,加强产品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售后服务和培训体系巩固市场地位。目前,他们依然占据着国内高端市场,80%国内大型服装企业使用的CAD系统是这些国际品牌。
  2.国内服装CAD系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市场
  国内的服装CAD系统是80年代中期在引进国外CAD系统基础上进行研制开发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段距离,但发展速度较快。到目前为止,二维服装CAD技术已比较成熟,CAD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的开发和配置上已接近国外同类系统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今已有50多套CAD系统通过各种形式的鉴定并进入了市场,它们在基本功能上相差不大,但在专业功能,不同模块联动性、专业数据库设置以及操作方法上大不相同。其中以深圳富怡、北京航天、日升天辰、杭州爱科、至尊宝坊为代表的国产服装CAD企业在中小型服装企业中应用较广泛。最近几年国产服装CAD系统以较高的性价比逐渐占据着国内中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服装CAD系统价格一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接受,市场销售增长较快,但是在硬件配置、软件可靠性、集成性等方面稍差。
  据统计,运用CAD系统可使服装企业的设计成本可降低10%~30%,设计周期可缩短30%~60%,产品质量可提高2倍~5倍,设备利用率可提高2倍~3倍。这样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上只有比较成功地应用CAD系统的企业才能达到上述效果。而能够成功运用CAD系统的企业只占50%左右。

基于价值共同增长的服装CAD市场发展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提高单片机系统可靠性方法探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