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人才支撑体系研究(2)
2012-08-28 21:57
(2)信息心理素质。是指在信息交流活动中具有信息道德品质,主要包括保守他人秘密信息,不制造和传播假、劣信息,不非法摄取他人的秘密,遵守各国各信息系统的信息传播和使用的各种规定和法律。同时对信息的杂乱无序和庞大的数量适应力强。“信息爆炸”已使信息泛滥,具有良好的信息心理素质也就是:面对滚滚而来的繁琐信息不惊不晕,以平常心态以及积极的态度去处理问题。
(3)信息检索能力。主要包括一是对国家和国际上各种类型信息机构和网络系统的情况及功能的了解,二是掌握查询信息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了查询信息的意识,对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才能保证信息检索行为的高效进行。而信息检索利用技能的提高又可促进和增强信息意识。
(4)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利用的能力。具体包括: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用信息的能力,这是对信息内容的深层加工;对信息载体的组织能力,即分类、标引、排序、存贮等;信息的利用能力,包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选择能力、专业知识水平、评价能力、吸收消化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交流信息的能力等。
(5)信息的传播能力,即如何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和社会交流系统来宣传通告自己的信息及求得广泛的响应。网络化社会是一个多向交流的社会,只有将自己的信息以便于被利用的形式快速发布出去,才能迅速准确地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以及争取用户。
3.2计算机与网络能力
技术是网络的核心动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必须以一定的技术能力为基础。良好的计算机能力和网络知识也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而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还没有独立的网络专业。业内比较盛行的专门的网络人才培训认证机构主要是微软、CISCO和ADOBE等公司。
3.3外语应用能力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是一种兼收并蓄的过程,外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特网上95%的信息是通过英语传递的,不懂英语,就不可能开展工作。而且未来的信息世界是“网”上的世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本身都是外来技术,掌握它们需要较高的外语水平。
3.4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纷繁复杂,交叉、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产生与走向成熟的速度加快,网络资源建设与开发人员在研究分析某一专业领域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借鉴其它学科、技术的发展成果;必须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内容。因此,网络建设开发人员在精于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有计划、有主次、有轻重地逐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根底,扩大知识涉猎范围,才能适应来自社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信息要求。也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才能从容地面对社会、面对用户,得心应手地从事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和挖掘自己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管理与创造能力。 4建立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
4.1重视教育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及开发的程度上,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在,网络经济的到来,对我国的原有教育体制、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人才的专业结构以及人才管理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笔者认为,要使我国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并尽快地赶上发达国家水平,首先应发展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教育产业。我们知道,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教授贝克尔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75%以上不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因此,教育产业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保障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基础。
浅谈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人才支撑体系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