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基金的现状和挑战(2)
2012-11-01 22:23
我国科学和技术的战略重点中,第一个是重点发展基础科学。基础科学重点又集中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物质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积极支持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重点发展基础研究能够解决我国现代化进展中重大瓶颈问题的科学;第二个重点是发展战略高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空间技术等战略高科技。
坚持学习,提高基金工作者素质
我们要学习科学业务知识、基金管理知识,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科学基金的专家、内行和管理专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要注意全体职工的思想建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管理水平,这是做好基金工作的保障。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地依靠委外专家,发挥委外专家的作用,这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委内专家的作用,实现委内专家和委外专家的互补作用和制约关系。
我自己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基金评审工作,发挥委外专家和委内专家的制约和互补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委内各科学部的同志要团结好专家,发挥专家的作用,为专家服务,做专家的朋友,尊重专家的集体智慧,这是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表现。只有依靠专家的集体智慧才能使公平性有充分的保证;科学处的同志专业知识要广,对学科群要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委内专家不能象委外专家一样对某一学科了解得那么深。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很多内容是探索未知的东西,存在定理还没有被证明,但是对整个学科群来说,委内专家应该比委外专家了解的面更广,这样就能形成互补。因此委内专家对总体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前沿问题、交叉关 系、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等,要有很好的了解;要多看一些学科综合评论的文章,不断地进行发展战略的研究。委内的专家要很好地综合评审意见,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科群体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要对学科的发展蓝图进行思考、思考、再思考。
这里我对我委内专家提几条建议:(1)委内各科学部要定期地举行学科发展战略的研讨会;(2)计算机是工具,我们要用好这个工具,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3)要努力学习外语。学好外语是开展国际合作和 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定会有进步。学习外语主要靠自己。外语没有人学不会,关键看你肯不肯下功夫,肯不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里和大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大学我学俄语,高中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不学英语。父母亲对我的英语很重视,暑期送我到教会学校学习外语,那时候我都可以看原版的鲁宾逊漂流记。解放以后很多同学报名参军,抗美援朝, 和美帝国主义打仗。当时我们的英文老师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穿着比较“洋气”,更增加了同学们的反感,大家都不想学英语。那时我是班上团支部宣传委员,我们召开团支委会决定,英文考试交白卷。英语考试支部书记第一个交白卷,我第二个交白卷,老师看了很生气,抓了卷子,交给了军代表。当时军代表在学生中威望很高。他教我们政治课,我是政治课代表,他把我叫出去和我讲英语不是美帝国主义的,要好好学习英语,这样才能更好的 和他们作斗争。以后我们再没有交过白卷,但是也没有好好学英文。改革开放以后英语学习就 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中国科学家到国外作报告,最怕的就是用英文作学术报告,作学术报告时最怕的就是外国人提问,他们提了问题,我们的同志不知道人家说什么,结果是答非所问。在太平洋地区核能国际会议分会上,有两个中国科学家报告作得非常好。讲的是一个植物的种子,辐照后交联,发生了变异,变异的种子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可是他英文发音不准,大家听不懂,人家提的问题,他也听不懂。和国外的科学家交流有困难,一方面是外国 科学家和我们有语言障碍,另一方面是我们不能很好的显示自己真正的工作成果。我们很多国家领导人外语讲得很好,最近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岚清同志、光召同志外语讲得很好。基础人才基地会议上陈至立同志强调,理科基地的老师能够用英文授课的尽量用 英文授课,但是不要强迫,有可能刚开始1个月学生跟不上 ,但是以后就会逐步地跟上了。
中国科学基金的现状和挑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