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决定了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和发展者,同时又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就开始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内政治文化一定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母体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党内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内政治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五)党内政治文化是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政党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党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本质上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习近平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始终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以党性修炼为主线,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江湖”文化。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党内政治文化必然体现着工人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内政治实践中的淬炼和升华,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生动体现。
(一)阶级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属性
每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1] 98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工具,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的利益代表,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是政党根本利益得以集中反映的理论形式,同时“意识形态把政党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任何政党的产生和存在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前提,从逻辑上说,先有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有政党”[2] 235。由于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是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党内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反映政党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阶级性必然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属性。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内政治文化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反映着党所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阶级性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思想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党的阶级性关系到和反映了党的先进性[3] 83。中国共产党始终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价值追求,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追求。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 285。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也强调:“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4] 218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要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并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充分体现党所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