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风险 转基因抗虫作物释放到农田后,由于非靶标害虫的取食或昆虫天敌摄食了靶标,从而可能影响到非靶标害虫及其天敌。通过对转基因玉米品种CG00256-176在西班牙商业化种植6年的环境安全评估,没有发现转基因玉米对非靶标害虫有负面的影响[14],蚜虫、叶蝉、地老虎和金针虫的数量在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之间并没有差别。相反,由于种植转基因作物,使农药使用量减少70%~80%,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反而提高了非靶标生物的数量[15]。
1.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对人畜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转基因作物产品商品化加工转变为转基因食品来实现的。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焦点问题是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否安全,包括产品有无过敏性、有无毒性以及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过敏性物质在物质间转移导致没有预料的过敏反应的发生。
前些年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科学文献数量远远少于对环境安全的评价,从2006年以来相关文献数量快速增加,大多集中在转基因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研究者主要以大鼠、小鼠、牛、鱼为模型,通过长期的、多代的饲养,然后评估其体重以及器官质量、血液指标、酶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和转基因DNA检测。Domingo[16]在Pubmed数据库检索了1980—2006年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文献,刘信[17,18]在Pubmed以及Scopus数据库检索了1980—2010年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综合评价:尽管有一定数量的研究认为转基因食品具有某些毒性,如Séralini等[19]对转基因玉米喂养大鼠的研究结果认为,大鼠在食用MON 863玉米后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轻微的剂量相关性变化,如体重减轻、肝肾毒性敏感性等;Malatesta等[20,21]对转基因大豆(细菌CP4 EPSPS基因插入)喂养小鼠的研究结果认为小鼠胰腺腺泡细胞中细胞核质、核仁等有所减少。但是也有很多的研究表明转基因产品(主要是玉米和大豆)与各自对应的非转基因产品一样安全和具有营养价值,如Delaney等[22]对转基因玉米的研究结果,Domon等[23]对转基因水稻的研究,Appeneller等[24,25]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都没有发现转基因产品与对照的差异性。Snell等[26]对大量的食品安全相关论文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对其中最被认可的饲养试验科学研究论文中所提供的、并已得到认证的试验和统计参数进行分析,没有发现重大的健康风险,即便检测到转基因产品与对照产品可能的差异,也被证实这些差异没有生物或毒理学意义。值得强调的是,少数认为转基因产品没有同等营养价值或改变了试验体某些特性,从而得出转基因产品有害的研究结果,其极不正确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已在科学界引起共识,这些结果已被科学界予以否定。
在这些被否定的关于转基因食物有毒的研究报道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研究评价方法以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问题。如1998年著名的英国“普兹泰(Pusztai)事件”[27],Pusztai在英国ITV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宣称转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的马铃薯能够对大鼠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随后Rowett研究所和英国皇家学会就此展开调查,认为Pusztai的研究结论没有数据支持,试验设计有严重缺陷,如试验设计不当、存在不确性成分的饮食、鼠数量达不到统计学要求的数量以及数据处理不恰当。不久,Pusztai被劝退,发表该篇文章的“柳叶刀”杂志也广受批评[3]。
Séralini等[28]最近的一篇报道同样引起很大反响,他们的研究认为使用抗除草剂的NK603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试验鼠出现高致癌率,其原因是除草剂引起的内分泌非线性干扰以及所转基因过度表达导致的代谢后果,并对现行的90 d喂养时长提出质疑。这些令人震惊的结果迅速在各大媒体传播,从而使公众陷入新一轮对转基因作物的恐慌当中。科学界迅速做出反应,被Séralini质疑的科学家们以更坚实可靠的同行评议来予以回应。EFSA(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欧洲食品安全局)对此做出了最后评述[29]:由于Séralini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设计中的缺陷导致其得出错误的结论。由于该文章的非科学性,EFSA建议否定该文章的观点,并表示没有必要重新审查NK603先前的安全性评估结果。
Malatesta等[30]在2002~2008年对喂食转基因大豆(抗除草剂)的小鼠肝脏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有细胞核修饰现象。不过他们也表示可能是除草剂残留影响而不是转基因大豆本身的影响[31]。
2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管理
由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问题的不断争论,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依赖于科学家和媒体提供的解释和说明,政府作为决策者必须对转基因作物建立科学的评价管理体系,并使消费者增强对转基因作物的信任。目前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了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和标准化研究。
2.1 国外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
美国农业部建立了针对不同风险类别的安全评价制度。对风险较低的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实施通知程序,对风险较高的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实施许可程序,并对转基因生物评审实行专职审查员制度。环保局按照农药的方式评价转基因生物是否具有不合理的风险,主要对植物内置式农药的登记、试验使用许可和残留限量进行安全性评价。环保局设立项目组长、风险组长和风险评审员负责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价。食品药品局主要评价外源非杀虫蛋白质和转基因植物的食用安全性,包括新表达外源非杀虫蛋白质的早期咨询和转基因植物上市前的咨询。生物技术评价小组以个案分析为原则进行风险评价[32]。
欧盟相对美国而言较谨慎。欧盟需保证转基因生物和产品中所转基因在整个食物链的可追溯性并予以标示,由欧洲食品安全局制定具体规则。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基于个案分析基础上的逐步评估法(Step-by-step),由独立的专家组来进行。
美国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面采用的是“可靠科学原则”,强调以科学为基础和以风险为基础的评价和决策,监控管理的对象是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主要是对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和应用进行安全性评价。对最具有争议的安全性问题由环保局和食品药品局来进行评估。欧盟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方面相对比较严格和谨慎,采用的是“预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