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史百年回顾——改革运动前后语法翻译法与自然法的变迁(3)

2012-08-27 23:37

  三、自然法

  自然法有很多特点:如以目标语为授课语言,教师是语言的主要来源者,强调准确发音的重要性及师生间的互动等等。自然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字:如对话法,直接法,交际法等等。但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可交谈的人;第二,要有可谈论的事;第三,要有去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的愿望。自然法中最著名的要数蒙田实验这个故事了,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蒙田的父亲想让其受到最好的教育,于是就把他在一个纯拉丁语的环境中带大。但后来当他上学后,拉丁语因为缺乏练习而被遗忘。另外,关于自然法的故事还有“劳克对朋友的建议”、“布莱克对拉丁教师的描述”等等。但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外部社会环境很不利于语言教学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语言教师忽视了人们对语言教学的兴趣;人们对语言教学的忽视;教材编写者的不负责等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实物课程”是最另人难以忘记的。它把课堂教学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教语言初级班的一种可行性机制。但这同时也体现了自然法的弱点,即它只适合用来教语言初学者。

  19世纪60年代末, Sauveur和Heness在波士顿开办了第一个现代语言学校,在1874年,也就是距学校开办5年以后,二人各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发表了相关著作,其中Sauveur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teaching of living languageswithoutgram-marordictionary保留了下来,此书与其另一著作coursebook经常作为教师的手册而被相提并论。从Sauveur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至少进行了一个月的口语训练后才开始接触coursebook,而coursebook一书更倾向于作为课堂活动的书面提醒而非是作为一门课程的起始点而存在的。

  Sauveur在语言教学中一直遵循两条基本原则(Baugh&Cable,2001),其一是他只在课堂上对他所称为“earnestquestion”的问题进行提问,即他所指的那些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在教师已知的信息范围内去寻求答案,而要真正地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其二是在课堂语言的应用上,语言组织应该符合连贯性的原则,即问题间的联系要恪守规范,一个问题可以引起另一个问题,这可能就是他在与学生交际中大获成功的过人之处。Sauveur-Heness现代语言学校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首先是在地区上,进而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自然法这个以Sauveur教学法而广为人知的方法成为了美国语言教学发展中最被看重的一方面。1887年Kroeh在他为现代语言协会所撰写的评论中如此评价了Sauveur的工作:“自然法为研究课堂中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最具哲学性的推介”。他的论断在极大的程度上继续考验着之后的语言教师这样的问题:学习母语和学习第二语言是相同的吗?于此,Kroeh从他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两个观点,因此影响了许多人对于自然法的发展与更广泛应用的态度。第一个观点是一个普遍性的抱怨:对话是否非要基于日常生活中琐碎的事件?第二个观点是教师是否该被要求去分担不相应的工作?自然法吸引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兴趣并获得了支持,开端是良好的,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载体可以使其面对更多的顾客。而在当时,美国或者其他地方的传统学校并不采纳自然法,教师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做,家长们对传统对话中体现出来的名望丧失趋势深感担忧。自然法需要建立自己的学校并能够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能够看到并抓住机会助其崛起。当时大批操着各种欧洲语言的移民蜂拥而至,他们需要学习这个新兴国家的语言以适应新的生活,然而,他们只是普通人,穷苦的,刚刚获得自由地位的平民,他们需要在新的语言环境下面对并解决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象说自己母语一样尽快学会当地的语言,尽快用自己的技能谋生存。

  不考虑传统的教育知识,只关注实际需要的东西,谁能够同时迎合两种需要天才般地将其融入到一种语言教学系统中将会在那个时代成就一个英雄。历史选择了Berlitz。可以说没有Sauveur就没有直接法的产生,没有了Berlitz,很少的人能够受益于这种方法。Sauveur和Berlitz有很相似的背景,同为移民,都以教书为职业,都开办了语言学校。直接法在十年间在同一个地方被发现了两次,是偶然还是必然?Berlitz在三十年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语言学校网络,首先是在美国,然后返回到欧洲;他的教科书为所有受雇于其学校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框架,那就是教师根据预想好的规矩工作,这能够尽量保证所有的Berlitz学校都沿用同样的基本课程类型。Berlitz不是教育上的方法论者,但他把基本的语言教学材料整合到直接法这条线上,却无疑是个出色的组织者。他雇佣的所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方法明晰而直接,并且全是以自己母语进行教学的。Berlitz系统倾向于成为一个“教师证明”般的系统,这是专对那些没有较高教学动机且相对来说教学经验匮乏的教师而言的,它另一方面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或者可以或在一段时间内是对经验的奖赏。和Sauveur的方法相比,Ber-litz的更为简易、系统、有序。

英语教学史百年回顾——改革运动前后语法翻译法与自然法的变迁(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广告词汇英汉对比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