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尤多拉.韦尔蒂《失败的战争》的复调特征(4)
2012-08-27 23:40
通过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时空体和对话理论,本论文对韦尔蒂的长篇小说《失败的战争》中的复调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从而反映了美国南方农村破产的严酷现实,勾勒出南方农业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并展现了作者韦尔蒂是如何积极思考变革的内因和外因并努力为南方农村寻找出路的。由此,笔者认为韦尔蒂不仅是一位拥有高超的写作技能,更是一位对南方政治、历史予以极大关注的现代作家。
参考书目:
【1】 Kidft, Ruth Vande. “Eudora Alice Welty”. Jeffrey Helterman, Richard Layman. eds.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2.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mpany, 1978. p254.
【2】Tate, Allen. Essays of Four Decades. Chicago: The Swallow Press, 1968. p 588.
【3】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7页。
【4】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274页。
【5】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 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274-275页。
【6】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 第三卷,白春仁、晓 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444-445页。
【7】巴赫金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77页。
【8】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等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第237页。
【9】冯亦代:《美国文艺书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第226页。
【10】毛信德, 《美国小说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414页。
【11】吴富恒、王誊公等主编,《美国作家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74页。
注释:
Kidft, Ruth Vande. “Eudora Alice Welty”. Jeffrey Helterman, Richard Layman. eds.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2.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mpany, 1978. p254.
冯亦代:《美国文艺书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第226页。
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414页。
吴富恒、王誊公等主编,《美国作家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74页。
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7页。
对于巴赫金的理论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将他的理论分成以上三个部分来分析小说的复调特征主要来自于《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一书。此书一经发表,曾一度引起争议,正如巴赫金自己承认他的理论相当宽泛。
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274页。
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 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274-275页。
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 第三卷,白春仁、晓 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444-445页。
在时间上,“门坎”阶段是人生的危机时刻,是危机和生活转折的一瞬间。此时的一瞬间,“就其内在含义来说相当于‘亿万年’,换言之,是不再受到时间的局限”;在空间上,这里已发生灾祸或闹剧,危机和转折,是天堂与地狱的临界点,是堕落与复活的边缘。人身处“门坎”这一特定的时空体中,就获得了其思想发展和命运生活的巨大丰富性:在这里,人物的危机、堕落、更新、复活重重纠葛在一起;过去的、腐朽的、垂死的向未来的、新生的转换。人物被推向两极对立的这一危机时空,在生与死的边缘,在激烈的思想对立冲突中实现了人物的发展与成长——质的变化。因此,这里的时空体在时空的有机融合中具备了二重性、交替变更的狂欢精神特征。在小说中,这些时空体不仅仅是服务于情节建构的空间场所,它们已作为决定着人物命运和思想发展的关键时间因素而出现,兼有时间和空间的特征。
论尤多拉.韦尔蒂《失败的战争》的复调特征(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