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汉文化导入(2)

2012-08-27 23:41


    (二)更好地习得英语语言及其文化的有效途径
    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就谈不上学好外语。我国翻译界的老前辈的治学经历已经最好地证明了这一事实。他们把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与个人人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他们杰出的外语水平和外语交际能力。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培养出高层次外语人才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研究者过多地关注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却往往忽略了母语文化还可以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中发挥正迁移的作用。我们要做的是有效地排除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充分发挥它的正迁移作用,利用母语与母语文化知识来促进英语学习中有共性的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学习者要注意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一方面文化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我们进行语言与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通过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作为通向理解其他文化的桥梁,有助于我们对目的语文化的掌握。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收人一些体现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语言项目,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三)弘扬中国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必要手段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的过程,交际双方都应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异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人我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显要大于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文化空间正在被慢慢地渗透,它也正在改变着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这远比一场实际的战争要可怕。在跨文化交际中过分强调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形成了一种轻视乃至忽略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面对英语文化的冲击,在外语教学中如何保持和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新疆本土文化,应该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要使外语教学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注重培养和强化文化的平等交流意识即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避免外语教学成为英美社会文化统治的工具,或者染上民族优越的特征。季羡林先生提出,“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显示出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在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在西方文化、汉文化以及新疆本土文化之间的对比学习,实现学生对多元文化更广、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文化教学时还要认识到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要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过分强调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形成一种轻视乃至忽略汉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防止盲目崇洋媚外和完全西化,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既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使者,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沟通交往的桥梁。
    (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必要手段
    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加深少数民族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让他们理解祖国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兄弟姐妹在长期的历史交融中共同缔造的;要警惕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破坏,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四、外语教学中融合母语文化的主要方法

浅论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汉文化导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析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处理——基于“功能对等理论“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