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汉文化导入(3)

2012-08-27 23:41


    (一)融合法
    将语言材料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学生的英语教材中很多课文的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东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内容。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时如果遇到介绍西方国家的某种文化现象时要举一反三地从自己的母语文化的角度加以比较和对比,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比较法
    这一方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文化敏感性。教师在语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异同之处,这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实践法
    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包括看英文录像和电影、幻灯片,观察英美人的日常生活交际习惯,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做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民情、文化概况并与中国相比较。让学生了解导致这些异同出现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它们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做到对本民族文化既不夜郎自大,也不轻易自卑,对目的语文化也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为合格的中西方文化传递的使者。
    (四)文化讲座或文化讨论
    文化讲座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主题分类和归纳来介绍、分析和解释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和特征。在文化讨论中教师是组织者,他们的作用是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对某个文化专题进行有步骤的、面对面的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个专题的理解。文化讲座或文化讨论能否在文化教学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如果一个班的学生普遍比较活跃,教师可以多选择文化讨论的形式;如果学生过于拘谨,不善言谈,教师可以采用文化讲座的形式,但是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五、结论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高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求会越来越紧迫。学生学习英语则必须肩负起在国际交流中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而且还要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素质以及敏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教师在侧重介绍目的语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母语文化的教学,注重学习者母语文化外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比较英汉文化的异同,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浅论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汉文化导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析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处理——基于“功能对等理论“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