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布莱克《老虎》的修辞艺术效果(2)
2012-08-27 23:43
《老虎》的第1-4诗节,描写了老虎的缔造过程。老虎的眼睛、身躯、心与大脑都赋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首节诗中,诗人描写了老虎火焰般的眼睛和令人害怕的匀称的身材的缔造过程。老虎“火一样辉煌”(“burning bright”)的眼睛象征着黎明前的曙光,“黑夜的森林”(“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象征着旧的时代和人的黑暗的内心世界,因为布莱克生活在十八世纪末期,他有心要反传统,反理性,开创浪漫主义的新时代,老虎眼睛和身姿所表现的力量,是一种要冲破传统包围的破坏力。第二节诗中,诗人描写了老虎的心的缔造过程。当造物者捏成老虎心脏的腱肌时,老虎的心脏就“开始了搏动”(“began to beat”)。新生的老虎开始搏动的“心脏”(“heart”)不仅指老虎所具有的生命,还象征着老虎的激情,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激情!象征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生力量!这正是布莱克所要表现的反传统,反理性主义,强调诗歌的本能、激情和想象力的体现。第三诗节中,诗人描写了缔造老虎饱经锤炼的大脑的过程。造物者的迅猛威力才能抓住这可以致命的可怕东西。诗人运用了“铁锤”(“hammer”)“熔炉”(“furnace”)和“铁砧”(“anvil”)三个词暗示了造物者好比铁匠,所造的是一只铁虎。老虎的大脑象征着智慧与思想。在《老虎》的前四诗节中,通过象征的运用,老虎被塑造成一个具体的真实的形象,一个具有个性的动物,老虎的意象既是美丽的,也是凶猛的。
其次,典故的修辞艺术效果。诗人还借助典故(allusion)的暗示性使得老虎的形象塑造的个人象征意义更加赋有神秘性和丰富的联想性。布莱克在《老虎》中所运用的典故主要源自希腊神话、《圣经》、文学名著和历史事件。
第1-2诗节中,诗人感叹造物者的非凡与神功,赞美了造物者敢于乘翅膀,凌空抓火的胸怀和胆魄。因为缔造虎眼要乘翅膀飞到九天或下深海觅火为材。这里“乘翅膀飞到九天”(“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指胆魄,借助了希腊神话代达罗斯(Daedalus)和其子伊卡罗斯(Icarus)之典故。5希腊神话中的代达罗斯和其子伊卡罗斯是能工巧匠,被克里特国王囚禁在深宫中,为其修建迷宫多年。他们用蜡和羽毛制成羽翼飞逃,但伊卡罗斯因飞近太阳,以致蜡翅融化,坠爱琴海身亡。伊卡罗斯在现代词典里被引申为胆大妄为的人,是个贬义词。但是此刻,诗人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老虎的缔造者的博大胸怀。“夺来火焰”(“seize the fire”)是借用了希腊神话中造福于人类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为了人类敢于取火种的典故,表达了造物者的胆魄。这里老虎的缔造者可以想象为上帝。因为根据《圣经·创世记》,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上帝用泥造了亚当,又用亚当之肋骨造了夏娃。上帝造人之前造了各种动物,当然也包括老虎的缔造。这里暗示了虎眼是用火在深海或高空烧成的。造物者乘翅膀,凌空抓火缔造老虎眼睛的胆魄,讴歌了文学艺术的创造力,也从侧面衬托了老虎之强大的意象,有博大胸怀、有胆魄、有眼光的缔造者才能缔造强大有力的老虎。
“群星投下了金枪/泪水浇灌了穹苍”(“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And water'd heaven with their tears”),这两行诗很费解,源自的典故有多种阐释,具有更深的象征意义。一种解释是:老虎这一可怕的形象创造出来时骇得群星潜形,寒露暗滴6;另一种解释是铁匠抡锤大打,打掉了铁中杂质,一时火花四冒,犹如流星乱坠,当时儿童看见流星,称之为“天使的眼泪”,这两种解释表现了老虎意象的影响力。有论者认为,此处典故源自于《圣经》,指Lucifer带领众星与天帝进行天战,结果大败的情景;也有论者认为,此处典故源自于密尔顿的文学名著《失乐园》,“群星”(“the stars”)暗示了撒旦与反叛天使。虽然反叛天使“投下了金枪”(“threw down their spears”),沮丧“哭泣”(“with their tears”),但是撒旦决不屈服。在密尔顿笔下的Lucifer(撒旦被赶进地狱之前的名字)是一位敢于追求自由的美丽天使长,他带领众反叛天使反抗上帝的霸权。在密尔顿《失乐园》第一卷,第105-124行中,描写到“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不屈的意志,/复仇的决心,永恒的仇恨,/决不低头认输的骨气,都没被压倒,/此外还有什么?/他发火也好,用武也好,/却永难从我身上夺得胜利的光荣。”从密尔顿的诗行,可以读出撒旦不屈的反叛者形象。撒旦认为“低声下气”,“屈膝求饶”“才是比打败仗更丢人的耻辱”,他号召众反叛天使再次打回天庭。这两种阐释不论是源自《圣经》,还是密尔顿的文学名著《失乐园》,都暗示了老虎的反叛者意象。还有论者认为,此处“泪水”(“their tears”)源自于历史事件典故,暗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贵族的泪,指反革命的贵族们被革命的人们战败之事。因为《老虎》所创作的时间正是法国革命激烈展开,获得布莱克的关注的日子。8这种阐释同样说明了老虎的革命者的意象。无论评论界如何解释这两行赋有神秘性的诗行,读者通过典故的运用,能联想到老虎的象征意义,即革命的暴力性;能想象到老虎的反叛者与革命者的意象。 随着诗的进展,在诗歌的前四节所描写的具体老虎意象,在第五诗节中借助典故与象征的运用传达出一种诗人未加名言的意念。老虎从具体的动物意象已经变成了一种似老虎的凶神(“deadly terrors”)
试论布莱克《老虎》的修辞艺术效果(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