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研究述评(3)

2012-08-28 22:20


  例3.Your baekyard is very large.
  例4.You work effecfivdy.
  例5.Your children are very clever.
  这些句式是套用汉语句式、带有汉语文化心理的英语句子,并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根据Wolfson,英语只有下面的直陈句式才有赞赏功能:
  NP is/looks(really) ADJ
  I(really)like/love NP
  PRO is(really)(a)ADJ NP
  因此例3一例5是属于汉语负迁移的结果。英语母语者听着可能觉得别扭,但是如果了解中国文化或许能理解。
  迁移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产生的原因,这种分析的角度属于静态的描述,关于迁移是如何产生的,除了心理上的因素外,其认知因素是什么,汉语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其中有何干扰等则无法解释。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第一,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界限有时之所以不是十分清楚,其问题的根本是涉及到语言交际的语用问题。如上文所举例子“punish”一句的使用,在语法上是完全正确的。只是该词的语用恰当性问题受到质疑。有些英语母语者能接受并认为很好地达到了交际目的,它就是中国英语,但是如有其他英语母语者认为不恰当,需改为“prosecute”时,它就是中国式英语。而且因为我们是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对于英语中的很多词汇和表达的语用含义并不清楚,因此使用时便会犯语用方面的错误,造成表达的不恰当性。如以前我们用“propaganda”一词表示汉语中“宣传”的意思,包括词典上也是这样翻译,到近年人们才意识到该词在英语文化中含有贬义,指政客们有目的的愚弄、欺骗大众的手段,而一般的宣传则用“publicity”等中性词。语言习得中的语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现在出现了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这一新的语用学研究领域。“语际语用学可称为语用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面或共同的研究内容”。因此,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应该从语用的角度人手,因为中国英语在语法上是正确的,只是语用上存在是否恰当的问题。
  第二,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关键不是它是否需要本土化或者需要从语音、词汇、语篇的层面上进行描绘和规定,使之成为国际英语中的一个国别变体的问题。如前文所述,这样的设想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关键是需研究中国英语在交际中的效果,是否能准确传递交际者的意图,如不能,在英语中又没有对等的表达,又该如何改进使其能更准确地传递交际者的意图?因而中国英语的使用其实又是恰当地翻译的问题。如中国阅兵口号“同志们好!”、“首长好!”在新闻报道时如何翻译的问题。因为西方国家阅兵时不喊口号,因而找不到对等的表达。而我们的报纸对外新闻报道时用的“Hello,comrades!”和“Hello,comrade chairman!”又遭到英国朋友的批评,听起来好象说“伙计们,干得不错!”、“头儿,您受累了!”,显得很不严肃。如何正确翻译,则需大家共同探讨。可见,即使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中国英语,归根结底也回到语用上是否恰当的问题。
  第三,对中国英语的形成原因仅从迁移或中介语的角度探索并不足以揭示其动态的本质。须从文化、社会、认知等整体的角度去探讨中国英语的成因。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英语的使用也是一样。如英语母语者在中国环境里对中国人说“Have you eaten?”是可以接受的,是说话人为了达到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交际目的而对中国文化作出顺应的结果。而中国人对英语母语者说同样的话是否恰当则需依情况而定,如对方是否了解中国,在哪里、什么情况下说的等。
  总之,中国英语是英语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填补某些英语语言形式、社交文化信息等空缺所做的语言选择,是一种交际策略。对它的研究我们也须结合语境才能揭示其深刻的本质。

中国英语研究述评(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从交际能力形成角度探究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