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浅议(2)

2012-08-28 22:25


    理解了转喻的两个基本概念以后,我们来看转喻在语言中的某些应用:
    第一,关于“程度副词+名词”的现象,刑福义指出:“从语义看,典型名词进入这类结构,用的不是本然意义,而是一种临时赋予的‘异感’意义。
    ①这个男人的名字很女人。
    ②他长的很中国。
    这里“女人、中国”显然比“轻盈、文雅”“黑头发、黄皮肤”更加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因而具有较高的“显着度”。诚然,这类结构中的名词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也就是说这些词前后表述的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名词的理性义称为概念A,把名词在“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意义成为概念B,并且概念A的显着度比概念B高。这是转喻在语言中的一种应用。
    第二,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汉语宾语的转换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的思维具有转喻性,所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会无意识的体现这种转喻性。工具和方式成分可以成为宾语,部分是因为它们本身带有新信息。如“写毛笔”中,“字”并没有出现。因为“字”是“写”的常规宾语。即使“字”不说出来,人们也知道“写”什么。而如果“毛笔”做宾语的话,能使工具这一新信息具有更高的显性度。动词允许在直接宾语位置上出现不同的题元角色,如“吃食堂”,“靠山吃山”。这些不同的题元角色同属于“吃”的语义框架内,在概念上具有临近性。“这事,我们跑了好几趟了”这一数量宾语中,说话人为了体现事情的难办性而把数量放在直接宾语位置上,使得这一新信息被凸显。此外,数量宾语可使表达简洁,达到经济性的效果。
    第三,同义反复话语(tautological utterance)是言语交际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表面上同义反复话语是一种累赘表达,而实际上具有丰富的交际内涵。它的语用功能在于言简意赅。例如:
    (1)开会半天了,她还没有来。女人究竟是女人!
    (2)你瞧,连路上吃的菜她都给你准备好了,女人究竟是女人!
    (3)做起事来拖拖拉拉,女人究竟是女人!
    上述三个例子中的第二个“女人”激活了与“女人”这一范畴相关的女人特征:女人拖拖拉拉;女人心细,办事认真;女人做事不果断等。听话者利用认知语境,对这三句话进行转喻推理,激活与之相对应的部分,就可获得恰当正确的理解。
    第四:委婉语是人们尽量避免直接使用令人不快的词语而采用的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说法。对委婉语的理解,语用学中礼貌原则可做出较好的解释,而认知语言学中转喻的表达则可更进一步揭示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如:人们不用“大便,小便”而用“去卫生间(洗手间)”这一文雅的词语来表示;“下葬”说成“入土”;“垃圾箱”说成“清洁箱”;汉语中一些谩骂言语:NB,TMD,NMD,英语中的B.O代body odor(狐臭)。这些其实都是转喻在起作用,只是人们并不知道这是转喻,认为这只是一种委婉语,是一种词语的替换而已。
    总之,转喻在语言中的反映不仅仅是上述那些,还有很多,这里仅就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简单阐述一下。转喻是我们的认知基础之一,这种认知基础反映在语言当中是自然的事情,所以有些语言现象我们以前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现在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理解语言中的语法,语义,语用不能孤立理解,要把三者联系在一起。因为语言说到底是认知的产物。
    参考文献:
    [1]钱乃荣.现代汉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
    [2]任鹰.“吃食堂”与语法转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03.
    [3]沈家煊.转喻和转指[J].北京:当代语言学(第一卷),1999,(1).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浅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浅谈英语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