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和脊髓损伤对骨折股骨骨痂中NGF表达影响(3)

2012-08-21 20:12

    2.1.2  股骨骨折并脑损伤组  早期表现为血肿和炎性渗出增多,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较少;骨折第7天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开始增多;第14天出现成骨细胞及纤维性骨痂形成。

   2.1.3  股骨骨折并脊髓损伤组  骨折第1天表现为血肿和炎性渗出反应,骨膜明显增厚;第4天开始骨膜内层形成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形成纤维性骨痂;第7天纤维骨痂中的软骨细胞团增大,有的融合在一起,软骨内骨化少,骨膜下软骨细胞层增厚;第14天仍可见大量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软骨细胞团周边有少量结构稀疏的编织骨形成,外骨膜下的软骨层尚未完全转变成编织骨。

    2.2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单纯股骨骨折组,骨折后骨痂内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NGF呈阳性表达,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少,骨折第1~14天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骨折并脑损伤组,骨折第1~7天骨痂内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NGF表达较弱,阳性细胞数很少,第14天表达增强。骨折并脊髓损伤组,骨折第4天骨痂内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NGF表达增强,第7天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第14天达高峰。骨折并脊髓损伤组第4、7、14天,骨折并脑损伤组第14天阳性细胞数与单纯股骨骨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24~6.87,q=3.56~7.15,P<0.05)。见表1。

    3  讨    论 

    表1  各组骨痂中NGF阳性细胞数测定结果(略)

    NGF是一种含118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是神经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1990年FRENKEL等[3]首次报道了鸡胚的软骨和骨细胞内有NGF,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不同时期鸡胚组织的NGF表达情况,发现6~14 d NGF表达阳性,超过17 d表达阴性,认为骨折愈合过程与胚胎骨形成相似,骨痂内和其他未成熟组织可能产生NGF,以诱导神经纤维长入骨痂中。本实验结果表明,脊髓损伤组早期骨痂形成量较单纯骨折组高,7~14 d达高峰,说明脊髓损伤后可使骨痂形成明显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脊髓损伤组早期骨膜下大量纤维母细胞和成骨细胞内NGF强阳性表达。据此推测,由于脊髓损伤后早期骨痂内NGF强阳性表达,刺激纤维骨痂和软骨骨痂大量形成,参与骨折愈合过程。脑损伤组早期骨痂形成量少,骨膜下纤维母细胞和成骨细胞内NGF弱阳性表达,其影响因素可能与打击量过大,对脑组织造成过于严重的损伤有关,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和NGF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外伤后NGF影响骨折愈合可能机制如下。①NGF与受体结合:由于成骨细胞膜上有NGF的受体[4],内源性与外源性NGF可与其结合,使成骨细胞发生磷酸化过程,增强骨细胞活性,成骨能力增强,促进骨折愈合。②NGF引导神经长入骨痂:GRILLS等[5]研究证明,骨痂中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等可产生NGF,NGF可诱导交感和感觉神经纤维长入骨痂,这些神经纤维可释放神经肽递质,有抑制骨吸收作用。它还能通过刺激细胞有丝分裂和骨基质细胞分化刺激骨形成,由于NGF可能通过增加交感神经的支配间接增加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骨化。③NGF促进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释放:MALCANGIO等[6]研究显示,NGF能刺激大鼠脊髓SP、CGRP的释放,其释放的方式可沿轴浆转运到骨折局部,通过旁分泌释放,也可通过血液以内分泌方式到达骨折局部,刺激成骨。④NGF在骨组织对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的摄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1,25(OH)2D3在骨代谢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在成骨细胞的培养基中加1,25(OH)2D3可使成骨细胞表达NGF[4],反过来NGF可能调节骨组织对1,25(OH)2D3的摄取。

    [参考文献]

[1]郭云良主编. 神经生物学技术[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3437.

脑和脊髓损伤对骨折股骨骨痂中NGF表达影响(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现状及实施实践教学措施探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