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治疗(2)
2012-08-21 20:16
2 神经外科方法 可分为3大类:神经破坏方法、神经刺激法和末梢神经、神经根的切除或离断用于解除所感受区域的疼痛治疗。神经外科手术解除癌痛有3种形式:即植入药泵、神经切除术和神经刺激术。在神经切除术中,经皮脊髓前侧柱切除术最为常用,适用于直肠及盆腔肿瘤侵犯神经丛引起的单侧下肢疼痛,生存期估计≤2~3年者。丘脑切截术以阻断丘脑痛觉传导通路,或行脑垂体摘除术,对乳癌疼痛几乎全部有效。对全身性骨转移的癌痛,化学性垂体切除术可使80%患者得到缓解,但常引起尿崩症、脑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深部神经刺激术对中枢性及传入神经性痛均有效,又不损伤运动功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 骨科方法 当正侧位X线平片显示一半以上骨皮质破坏时,约2/3的病人将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即使无严重骨皮质破坏而长骨骨破坏超过3cm时,应给予固定术(包括夹板、悬吊等)。一旦病理性骨折发生,应即行内或外固定术。四肢骨肿瘤可采用癌段切除后修复重建的方法,能恢复肢体绝大或部分功能,消除和减轻疼痛,降低致残率,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四) 化学治疗
全身化疗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肿瘤得到控制或消失,疼痛缓解,化疗可使癌症疼痛缓解率达60-90%[5],是控制癌痛的一种必要手段。化疗主要适用于手术不能切除、多发性病灶的肿瘤患者,尤其对骨肉瘤、淋巴瘤、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引起的压迫或浸润神经或骨组织引起的疼痛能够迅速显效。
(五)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
骨的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将亲骨性强,能发射r射线且半衰期适宜的放射线物质注入体内,使骨转移部位出现高度选择性的放射性核素浓聚,利用r射线对转移灶进行照射,达到止痛和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临床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包括89Sr、186Re、32P、153Sm、117mSn、223Ra等[7]。
(六) 其他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而使病情加重,对癌性疼痛患者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癌痛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痛觉,提高患者应付疼痛的能力。心理治疗可与止痛药物结合来控制疼痛,但不能取代癌痛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方法包括催眠术、放松、生物反馈调节、精神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等。分别或综合应用皮肤刺激、锻炼、固定术、经皮电神经刺激、针灸疗法、中医中药等方法,可显著减少或停止患者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的需求[8]。
三、讨论
癌症疼痛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并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持续剧烈的癌症疼痛常使病人睡眠不安、食欲减低、情绪低下,以致病情不断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接受抗癌治疗的意志,是导致癌症病人产生抑郁、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癌症疼痛是有效治疗癌症的基础,癌痛治疗与肿瘤治疗同等重要。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作为癌症疼痛治疗指南及教育工具,目前已被广泛接受[3]。虽然止痛治疗不是治疗癌症的根本手段,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使用止痛治疗亦是晚期癌症姑息治疗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9]。个体化止痛治疗,对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患者远离疼痛,重拾往日信心。
参 考 文 献
[1]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60.
癌痛的治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