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醛抗白假丝酵母菌实验研究(2)

2012-08-21 21:25

  3 讨论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及放射性医学不断发展,病原菌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体内环境平衡紊乱,菌群失调,致使内脏真菌病发病日益增多。目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种类少,且多具毒性,使深部真菌感染难以控制,故寻找与开发无毒、高效的抗深部真菌药物十分必要。

  白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检出致病性真菌中占首位[2,3],其既常引起皮肤粘膜的感染,又常致肺、支气管、肠道等深部组织器官的感染。白假丝酵母菌为酵母型真菌,其具有酵母型及菌丝相两种形态,但其只有发育成菌丝相形成假菌丝时才致病[4],体外试验发现菌丝长度大于20 μm时常具抗吞噬作用,故假菌丝是其重要致病因素。新近发现白假丝酵母菌对组织细胞的粘附力也与芽管的形成密切相关,当其芽管形成后,明显增加细胞表面的疏水性[5],疏水的白念珠菌显示出明显的粘附力[6~8]。白假丝酵母菌的粘附是其侵袭和定居的先决条件,芽管是其粘附的物质基础,也是形成假菌丝的前提。

  琼脂扩散试验是常用的药物筛选方法之一,但由于白念珠菌在琼脂培养基上主要为酵母相,故该法只反映药物抑制了白念珠菌酵母相的生长,而不能反映药物对白念珠菌菌丝相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将芽管试验应用于抗真菌药物的筛选,其依据是白念珠菌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可由酵母相发育为菌丝相,当加入试验药物后,可阻止白念珠菌发育为芽管或假菌丝,从而能反映药物对白念珠菌致病物质的影响,对药物的筛选有重要意义。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肉桂醛具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酵母相,又能有效抑制其出芽及芽管形成。然而,其最低抑菌浓度较高,如要真正应用于临床,是否要对其进行改构或化学修饰。

【参考文献】
    [1] 阴 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第1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444.

  [2] 鲁长明,曾凡钦,席丽艳,等.7296份临床送检标本病原真菌菌种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5):337.

  [3] 陈淑敏,傅冠峰,刘 苏,等.医院真菌感染34例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1):221.

  [4] 闻玉梅,陆德源.现代微生物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202.

  [5] Rodrigues AG,Mardli PA Pina-Vaz C,et al. Germ tube formation changes surface hudrophobicity of Candida cells[J]. 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 1999, 7(5):222.

  [6] Blanco MT,Blanco J,Sanchez-Benito R,et al.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affect adherence to plastic of Candida allbicans by changing the cellular surface hydrophobicity[J]. Microbiol, 1997,89 (358): 23.

  [7] Wellmer A.Adhesion of clinical Candida albicans isolate to buccal epithelial cells[J]. Mycoses, 1999 ,42 (Suppl 1):43.

  [8] Lyman CA,Navarro E,Garrett KF,et al.Adherence of Candida albicans to bladder mucosa: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issue explant assay[J].Mycoses,1999, 42(4): 255.


肉桂醛抗白假丝酵母菌实验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苜蓿总皂苷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血脂的实验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