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2)

2012-08-21 21:34


        (μmol/L,-x±s) 

      2.2 两组黄疸发病率和持续时间比较 新生儿出后5天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以黄染达腹部为准来计算黄染发病率,观察组黄染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别有极显著性(P<0.01),黄染持续时间比较,两者则差别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黄疸发病率和黄疸持续时间比较(x-±s)
        组别            总例数    黄染(例)    黄染发病率    持续时间(天)
        观察组            98        39                         39.8         5.5±0.9 
        对照组            98        68                         69.3         6.8±1.7
        P值                            <0.01       >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 它主要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表现出的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包括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1],国内资料表明,生后1周内发病率达40%-65%,甚至高达87.6%[2],主要与新生儿期胆红素产生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及特殊肠-肝循环有关。有的学者指出新生儿期血清游离胆红素高于205μmol/l以上者,长期随访发现神经系统伤残率很高[3]。因此,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资料观察组在新生儿产后24 h内服用妈咪爱,每次0.5 g,每日2次,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μmol/L,开始口服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当测得TBC读数≥12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205.2μmol/L,则给予新生儿输白蛋白和蓝光照射退黄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黄疸发病率明显降低。
        妈咪爱主要由粪链球菌(1.35亿只)和枯草杆菌活菌(1500万只)组成,粪链球菌于服后19min即能在肠道内定居并迅速增殖,且对湿热、pH有很强的抵抗力,因而活着到达肠道内定居、增殖,发挥其治疗作用,产生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排出体外,以减少肠肝循环,减轻肝脏负担,故而降低胆红素水平[4]。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是肝酶诱导剂,可提高药酶活性,对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均能产生有利的影响,能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可防治新生儿黄疸[5]。但该药物起效时间较慢。有人主张产前1~2周给孕妇口服此药[6];亦有人主张对出生后6 h的所有新生儿都服用此药[5],以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本研究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μmol/L,即给予口服苯巴比妥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表明使用这2种药物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 尽快建立肠道菌群,减少肠肝循环,提高药酶活性,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对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有显著疗效。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蝎毒多肽提取物对白血病小鼠E-钙黏蛋白、CD49d和CXCR4表达的影响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