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方法和结果
2.1 黄芪散对STZ糖尿病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3]
昆明种小鼠,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作为模型组。小鼠禁食12 h 后,模型组腹腔注射STZ 160 mg/kg,正常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72 h后,小鼠禁食12 h,眼底静脉丛取血,测定空腹血糖,选择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小鼠为糖尿病小鼠50只,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黄芪散高、中、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每组各10只。各组动物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5 d,末次给药后,小鼠禁食12 h,检测葡萄糖耐量(OGTT)。OGTT检测方法:分别于小鼠灌胃葡萄糖溶液(1 g/kg)后0 min、30 min、60 min、120 min,眼底静脉丛取血,离心取上清,测定各时间点的血糖值,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
AUC计算方法:AUC(mmol/L·h-1)=(A+B)×0.5÷2+(B+C)×0.5÷2+(C+D)×1÷2(A、B、C、D分别为0、30、60、120 min血糖值)。
结果见表1和图1。结果显示,除正常组之外,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均大于11.1 mmol/L,且腹腔注射葡萄糖后,所有小鼠血糖均先升高,后逐步下降,呈现葡萄糖吸收代谢的过程,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血糖值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 0.01),表明STZ糖尿病小鼠造模成功。其中,罗格列酮组、黄芪散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的空腹血糖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提示两药均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给糖负荷后30 min和60 min时,黄芪散高、中剂量组、罗格列酮血糖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给糖负荷后120 min时,黄芪散各剂量组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而罗格列酮组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通过计算各组AUC,发现罗格列酮组、黄芪散高、中剂量组AUC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
2.2 黄芪散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4]
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及黄芪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0 d,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小鼠禁食12 h,末次给药后,分别于小鼠腹腔注射肾上腺素(350 μg/kg)后30 min、60 min,眼眶静脉丛取血,离心取上清,测定各时间点血糖值。表1 黄芪散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各组小鼠在注射肾上腺素之前的血糖值无明显差异,而注射肾上腺素30 min后,各组血糖值都有所升高,尤以模型组小鼠明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60 min后血糖值有所下降,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仍具有极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散高、中剂量组30 min的血糖值明显降低(P<0.05),黄芪散中剂量组还能降低60 min的血糖值(P<0.05),提示黄芪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表2 黄芪散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