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症自救的护理干预(2)
2012-08-26 23:25
炒菜宜用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且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蟹黄、鱼子、虾子、油炸食品等,每天25-30g;(4)戒烟,限酒,每天食盐少于6g。(5)禁食富含糖的食物,如食糖、糖果、巧克力、糕点、蜜饯、甜食、冰淇淋、水果、各种含糖饮料等,病人需甜食时,可使用甜味剂,如蛋白糖、木糖醇、甜菊片等。(6)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每天饮食中食用纤维素40-60g为宜。 3.2避免空腹运动:糖尿病病人不宜空腹时运动,防止低血糖症发生。(1)运动过程中最好是结伴而行,运动前需适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当发生低血糖反应时食用。(2)运动时间宜在餐后30min或1h最好,运动的形式可选择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爬山、打羽毛球及家务劳动等有氧运动,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做首选的锻炼方式。(3)运动持续时间20-30min为宜,可根据病人情况逐步延长至1h或更久,每日一次。(4)运动的量因人而异,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个体60%最大耗氧时心率简易计算方法为:心率=170-年龄。(5)注意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清楚病人的姓名、年龄、 所患疾病、所服药物、所带食品、家庭住址、家人或亲友的电话、救治方法、急救电话等以备急需。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下情况不宜运动:(1)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2)当血糖大于14mmol/L,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3)对于有心、脑、肾、肝、肺功能不全的或严重衰竭的病人禁止运动。规律运动,每天运动的量和时间要基本一样,运动量增加要适当增加饮食或适当减少胰岛素注射的量。充足睡眠,每天6-8h,保持情绪稳定。
3.3药物治疗护理: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1)磺尿类降糖药物易发生低血糖反应,餐前30分钟服用药后一定要按时进餐,餐前的降糖药物不能拖到睡前服。(2)双胍类降糖药餐中嚼服要及时送到患者手中,服用后常会出现一些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干苦、金属味、腹泻等,偶有过敏反应。对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人应注意预防低血糖反应和乳酸中毒,及时检测血糖。(3)使用胰岛素注射特别应注意:采用皮下注射,注射要准时,剂量要准确,注射部位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处,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注射后避免局部揉搓,以免胰岛素吸收过快而产生低血糖。血糖接近或恢复正常时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剂量,嘱患者不要随意改变胰岛素的用量,防止低血糖症发生。
3.4心理支持:糖尿病病人病程长,长期服药打针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年轻病人不在意,不认可,进食不受限制,早期发生低血糖反应并不重视,经过简单的进食处理就会缓解。医护人员要多给病人讲解关于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知识,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转归,配合治疗和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药和反复住院治疗,给家人带来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心理上已觉愧对家人,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所以当出现早期低血糖反应症状时怕麻烦家人,不愿告诉护士。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及家人正确对待疾病,了解低血糖症的危险,积极预防,配合治疗,保持乐观情绪,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速度,提高生存质量,树立终身战胜疾病的信心,享受正常人的寿命。
3.5指导饮食自救: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低血糖时,获得及时的救治非常重要。大多数病人可通过进食而很快得到纠正。因此应用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自救。低血糖症发生时立即服用:(1)口服半杯果汁或含糖饮料;(2)食用3平茶匙糖;(3)含服2-4块糖果或方糖;(4)食用5-6块饼干;(5)饮一匙蜂蜜;如果不奏效,5-10分钟后重复,接着进食碳水化合物,如面包、馒头等以防再次发生低血糖。 对较轻的低血糖病人一般在15分钟内缓解。若未能缓解可重复进食上述食物,若仍未缓解,则应到医院诊治。
糖尿病低血糖症自救的护理干预(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