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3)

2012-08-26 23:26

  2.4.3  结果

  (见表3)表3  杜仲粗皮与去粗皮杜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略)

  3  “发汗”对杜仲质量的影响

  3.1  杜仲发汗前后浸出物的比较

  3.1.1  样品的制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一部)收载的方法将杜仲新鲜树皮进行“发汗”。

  3.1.2  发汗前后杜仲样品醇溶性、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按“1.2”项下方法操作。由SPSS统计软件分析,杜仲原药材发汗前后的醇、水浸出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发汗后比未发汗的醇溶性浸出率高9.42%,水溶性浸出率高11.31%。结果见表4。表4  杜仲原药材发汗前后浸出率测定(略)

  3.2  发汗前后对杜仲中PDG含量的影响

    考虑到PDG为木脂素苷类,某些酶类在苷类的贮存过程中具有分解作用,设计先将新鲜杜仲树皮置沸水中浸5 min,再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方法进行“发汗”处理。按“1.1.3”、“1.1.4”项下条件操作,结果见表5。表5  杜仲发汗工艺研究不同样品PDG含量测定结果(略)

  4  讨论

    杜仲粗皮占杜仲干燥树皮质量分数的12.7%,去粗皮比未去粗皮的水溶性浸出率高11.26%,且粗皮残留有害物质较多,去粗皮是必要的。杜仲通过发汗后,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比发汗前有显著增加,但PDG含量有所下降。可能是在发汗过程中对PDG的含量产生了影响,或在发汗的过程可能会使其内部组织疏松,增加了浸出物含量。其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家实.杜仲皮与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J].中药通报,1986,11(8):41-42.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3.


杜仲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研究进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