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对黑质内注射三氯化铁所致中脑损毁的保护作用(2)

2012-08-26 23:31

    黄芩苷是中药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体内外的实验都证明它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减轻脑组织和心肌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3];能减少谷氨酸和过氧化氢对离体神经细胞的损害[4];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5]。黄芩苷结构的特殊性使它能和金属离子产生强烈的螯合作用[6]。本研究探讨脑内注射铁剂制备帕金森病模型的可行性,同时观察黄芩苷对黑质部位注射铁剂所造成损毁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给药及处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京)2007?0001]26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13只,黄芩苷组11只, 该组手术前灌胃黄芩苷(78mg·kg-1·d-1[7],四川广汉市本草植化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30812)1周。2只为假手术对照。模型组和黄芩苷组均施予FeCl3脑内定位注射,假手术组除注射外均与其他组相同处理。各组手术后饲养5周,期间记录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拍摄摄像,实验结束时各组取2只做病理的动物麻醉后开胸,行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24 h内制作中脑黑质部位冰冻切片(片厚50μm),以备做免疫组化分析和铁染色。其余动物断头处死,迅速冰盘上分离纹状体、中脑黑质、海马、大脑皮层及其余脑组织置-80℃保存。

  1.2  黑质内定向注射FeCl3[2]大鼠用10%水合氯醛麻醉(0.35 ml/100 g)后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按照下列坐标将无菌FeCl3 溶液(20 mg/ml),分为两点(每点1μl)缓慢注射至左侧黑质中:作标为①门齿棒上2.4 mm,前囟下4.4 mm,中线旁开1.1 mm,颅骨下7.9mm;②门齿棒下3.4 mm,前囟下4.0 mm,中线旁开0.8 mm,颅骨下8.1 mm。大鼠铁剂总量为40 μg。

  1.3  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各组做病理的大鼠脑切片在0.01 mol/L PBS液中浸洗2 min×3次;室温入1N盐酸抗原修复30 min,蒸馏水浸洗3 min×3次;再入3%H2O2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10 min,蒸馏水浸洗3次, 0.01mol/L PBST浸洗0.5min×2 次;入5%正常羊血清封闭30 min,倾去血清后直入适当稀释的Ⅰ抗(大鼠单克隆TH抗体 ,sigma)室温过夜;0.01 mol/L PBS液中浸洗2 min×3次;入1:300生物素标记的Ⅱ抗(羊抗小鼠IgG,北京中山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室温2?3h,0.01 M PBS液中浸洗2 min×3次。入1:300辣根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Ⅲ抗)2~3h,再入0.01 mol/L PBS液中浸洗2 min×3次,每次;DAB显色10~30min。然后入水充分浸洗。裱片,自然干燥。

  1.4  铁染色[7]脑切片置于含4%多聚甲醛的PB液中5 min,蒸馏水冲洗30s,新鲜配置的2% HCl与2%亚铁氰化钾等体积混合液30 min,PBS冲洗5 min×2次, 1% H2O2?甲醇溶液20 min,PBS冲洗5 min×2次,DAB显色,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镜检。

  1.5  病理分析每只动物的多张脑切片,Nikon显微镜(ECLIPSE80i)下取3~4个黑质区域用NIS?Elements 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数据均采用±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进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行为学观察术后2~3 d,动物表现为头、身体向右侧倾斜,竖毛,有些出现对侧旋转或同侧旋转。有些伴有抽搐,进食和饮水减少,体重明显下降,当握住鼠尾提起时出现大鼠头朝向对侧弯曲身体。术后7 d左右,模型组的动物有不同程度的类帕金森病症状表现,震颤、弓背、身体向一侧倾斜,旋转,不能走直线;而黄芩苷组的动物较之模型组,以上症状均较轻。术后2~5周,各组动物均可以自主进食饮水,体重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身体仍向右侧倾斜,有些仍有弓背并不时伴有抽搐。黄芩苷组黑质注射铁剂后的死亡率降低(黄芩苷组36.36%,模型组46.15%)动物整体的状况有所改善。

黄芩苷对黑质内注射三氯化铁所致中脑损毁的保护作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喇咕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及其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影响的实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