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 图3 略
图4~6 为同一病人,L4椎退变性前滑脱。
图4 - 图6 略
3 讨论
正常的脊椎序列依靠完整的椎弓、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的共同制约,若制约因素发生异常,则可产生脊椎滑脱[2],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椎骨的向前或向后移位,向前者称为前滑脱,反之为后滑脱,向侧方移位者少见。椎弓缺损或崩裂引起的滑脱称为椎弓崩裂并滑脱,亦称“真性脊椎滑脱”;椎弓完整情况下发生的滑脱称为退变性脊椎滑脱,亦称“假性脊椎滑脱”。文献[3]研究表明脊椎前滑脱多见,且常发生于L4及L5,后滑脱多发生于L3及其以上水平;脊椎前后滑脱好发部位的差别可能与腰椎生理曲度有关,正常成人腰椎以L3为中心前突,L4及其以下椎体存在有向前下移位的倾向,而L4以上椎体则有向后下移位的倾向。本组病例均为前滑脱,20/21发生于L4及L5,与文献[3]报道一致。腰椎前滑脱时, 滑椎下位间盘受牵拉前移,致使椎间盘的前后缘均由前上斜向后下,扫描层面包括滑椎椎体下缘及相邻间盘时,可见间盘相对后膨,扫描层面包括滑椎下位椎体上缘及相邻间盘时,可见间盘相对前膨[4],此即假性椎间盘膨出征。此征是腰椎滑脱的必然结果,本组病例显示率为21/21,是诊断腰椎滑脱的可靠征象。辨认此征需与椎间盘突出和膨出鉴别。滑脱时,前移椎体后下缘的间盘软组织影不压迫硬膜囊,左右对称,椎体两侧及下位椎体的后上缘层面无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间盘多不对称,且同时超出上下两椎体的后缘;椎间盘膨出时,间盘见于椎体四周;间盘突出或膨出时,可见局部硬膜囊受压。腰椎滑脱较重时,滑椎下缘终板与下位椎体上缘终板可不平行,特别是当伴有间隙变窄时[4],某一扫描层面可同时通过滑椎下缘相邻间盘及其上下两个椎体终板的后缘,CT图像上在间盘的一前一后出现两个椎体缘,此即双边征,亦称终板的双重轮廓征或双椎体缘征。此征本组病例仅见于1例II度滑脱者,显示率较低,可能为椎骨滑脱时,上下两个椎体终板多仍较平行的缘故。
常规椎间盘CT扫描在腰椎滑脱诊断中的价值分析(2)
2012-08-26 23:42
常规椎间盘CT扫描在腰椎滑脱诊断中的价值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