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医疗纷争背后的话语拷问——以北医三院为例(3)

2021-05-13 10:53

四、结语

医患纷争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既涉及法律、道德,又事关社会、经济、文化、伦理等诸多层面。而表征争辩双方思维形态的利益诉求则让人深刻感悟解决这一问题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但要求利益攸关方厘清自身的权益场域,而且要匡正自身话语实践的合理性与正义性。此外,尚需领略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经济失序而形成的道德观念的无序状态,尤其要考虑医患双方人格结构的多元画面。更重要的是,医患问题的合理处置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重新进行制度设计,换言之,竭力强化对彼此合理权益的保护力度,严格框定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公正裁决手段;同时要促使医患双方努力转变价值观念。唯有如此,双方才能建构起一定范围内的道德“公度”,进而在注重程序公正的语域里有所交流和共享。毕竟,人类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是独立的或自足的,也是相互的或关系性的,用现代伟大哲人海德格尔的话说,不仅仅是“此在”性的,也是“与在”或“共在”性的。总而言之,在医患纷争这一特定的话语场域中,医患双方理应摒弃自私自利的行事心态,转而借助一种客观精致的话语表述,在理解与宽容的基础上去实现双方之间最低限度的道德共识,这样一来,双方作为不同道德主体才能以一种平等参与的文化姿态,进行一种相互理解的“全体对话”(omnilogue)[13],最终在软化争辩问题的进程中重构符合社会现实的价值观念秩序和道德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M]. London: SCM Press LTD,1962:212.

[2]Foucault M. The Order of Things [M]. N.Y.:Random House,1970.

[3]Edelman,G. M. Neural Darwinism: The Theory of NeuronalGroup Selection[M]. N.Y.: Basic Books,1987: 38.

[4]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M]. Chicago: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1958: 26-31.

[5]Jurgen Habermas.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Remarks onDiscourse Ethics[M]. Cambridge: MIT Press,1993: 56-58.

[6]万俊人. 现代性的伦理话语[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41-170.代写论文Dylw. net

[7]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Ju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Action[M]. Cambridge: MIT Press,1990.

[9]慈继伟. 正义的两面[M]. 上海:三联书店,2001.

[10]Jurgen Habermas. Reconciliation Through the Public Use ofReason: Remarks on John Rawls’s Political Liberalism[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95,Vol,92,119-126.

[11]Peri Roberts. 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Routledge: 2007:20-26.


大数据时代医疗纷争背后的话语拷问——以北医三院为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三大德育答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