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坑支护施工的难点
3.1 基坑深度和面积不断增大,支护难度增加基坑支护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且随着基坑开挖工作的不断开展,基坑支护的范围以及规模会不断扩大。不仅需要更多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广泛的参与到基坑支护施工中,同时增加了支护结构的使用数量,支护和管理的难度加大。在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如果稍有闪失,将有可能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使整个工程施工中断,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项目主要包括:止水搅拌桩、被动区格栅式加固搅拌桩、灌注桩桩、预应力锚索、冠梁及支撑角板和挂网喷锚,工序多,且交叉施工。
3.2 岩土性质变化,加剧了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性
由于基坑支护施工是地下进行的,地下土层结构比较复杂,且岩土性质千变万化。地质中蕴含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事前勘察得到的数据与实际的情况差距较大。基坑支护施工无法依照原有的施工方案进行。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重新部署基坑支护施工工作,不仅会延长基坑支护施工的时间,还会增加基坑支护施工的成本,基坑支护经济效益降低。本项目北地块大部分区段及南地块局部区段采用桩锚支护,锚索长度为 41~47 米,锚索成孔深度较大,且成孔深度范围内淤泥较厚,局部含砂层,成孔过程中易塌孔,导致锚索无法下到设计深度。同时在灌浆过程中孔内塌陷土体包裹在锚索周边影响钢绞线与水泥浆之间的锚固力。
4、应对基坑支护施工难点的措施
4.1 选择先进的勘测机器设备,对基坑的地质条件进行准确的判定
在基坑开挖之前,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各种手段、方法对施工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并根据不同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地质基础类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质勘探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有的地质勘探技术体系日趋完善,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地质勘探技术有钻探、坑探、槽探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勘探技术。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勘探方式,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的勘测,并做好勘测数据记录工作,根据探测的结果施工科学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该项目拟采用旋挖机成孔。成孔过程中,用泥粉配置泥浆,泥浆比重控制在 1.25 ~ 1.30;待支护桩两侧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旋挖桩施工。
4.2 加强基坑支护安全管理工作
基坑支护施工主要是在地下进行的,地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且极易受到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基坑支护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障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开展,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树立安全施工意识,强化责任意识,避免施工操作不当现象的出现,最大限度的消除施工安全隐患。同时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应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对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避免危险行为的再次发生。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设计方案及出土口设置,进行分区分段施工。施工时严格按施工计划,统一部署,采取流水作业。加强现场施工进度、质量管理,各工序施工紧凑有序,互不干扰。投入足够机械、材料、人员,确保关键路线施工进度,加强对机械保养、维修。
4.3 改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提升支护效果
完善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体系不仅可以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在实际的支护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错误,以免事态严重化,加大经济损失。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相关施工技术成果,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不断优化和改进基坑支护技术体系,在确保基坑支护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