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
2021-05-13 11:05
2.1 图书馆信息化概念未普及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这对图书馆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许多高校图书馆依然形式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而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使得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未被落实,因信息化管理理论没有良好的实施,导致图书馆硬件条件受到影响,难以保证高水平的图书馆管理服务于读者。
2.2 管理传统,效率低下
因管理理念的不充分,馆内的藏书没有达到服务于读者的目的或作用,图书馆里过多的注重于物质层面,管理的工作重心还是对图书的借还,而没有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做出适度的调整,无法快速高效的完成工作。
2.3 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
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是通过互联网为基础,以管理员的身份来实现管理任务,而对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加强,图书馆的管理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而据我国目前的图书馆情况来看,管理人员很难达到相应的要求。一方面,有的管理人员只具备管理知识而忽视信息技术的掌握。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引进方面存在瓶颈期,自身的培训制度需要加强。人才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4 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全
许多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设施应包括互联网的浏览、电子邮件的收发、数据库的检索以及电子出版物、网上读书等。在逐步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扩大资源,同时,利用网络建立适用于本校的特色信息化数据库。通过做好信息化资源接收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开发利用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
2.5 管理人员培训程度低
我国高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DYlw.NET联系方式QQ 712086967]校图书馆馆内服务通常以借还书的基层服务为主,管理人员的观念没有打开新的思路。图书管理体系应随着信息化建设进行整改,这对管理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注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并提高其服务水平。当然,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理念并没有改变。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需既了解专业知识又懂得管理知识,同时具备计算机技术能力,实现管理与技术相结合,提高管理人员服务与管理水平。
3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解决对策
3.1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