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法解读乔治娜之死(2)

2021-05-13 11:15

三、死亡——无言的报复

表面上看,乔治娜看似一个没有主见任丈夫摆弄的玩物,她因丈夫的评价也开始认为胎记难看要除掉它,而实际上,乔治娜早已洞悉丈夫杀的内心。 “乔治娜毫不畏缩,她的天性本来就是十分坚定的”[1]。艾默尔每次对胎记发表评论时,便会显示出一种极度的厌恶、反感。

乔治娜也早已不堪忍辱,丈夫的挑剔、指责已让她痛苦不堪。“生命于我不过是重负而已。我情愿舍弃我的生命,要么挖掉它,要么结束她不幸的生命!”[1]对于试验,她早就预见了自己的死亡。乔治娜从艾默尔的试验记录中看到,“他最为辉煌的胜利几乎统统都是失败”[1]她内心中已经知道实验成功的可能性甚小,其代价是自己的生命。乔治娜内心承受的压力已,发出呼声:“除掉它,除掉它,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不然我们俩人都会发疯的!”[1]乔治娜的精神接近崩溃,她预感到自己的死亡。“在丈夫眼中单纯而无知的妻子,早已洞穿了丈夫眼高手低、一无所成的实质”[3]佛洛依德精神分析论中提到自我伤害出现在爱的每一场合,“有一位妇人受其丈夫暴力残忍对待……生病就是她抵抗丈夫的工具……”[2]乔治娜要用相同的方式来报复丈夫。

结语:

霍桑的作品刻意描绘荒谬可怖的现象,竭力挖掘阴暗怪诞的心理。《胎记》中艾尔默压抑着内心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矛盾,他无法排解内心的压抑,于是采取了极端的行为。戴着使妻子完美的面具,掩盖他杀妻的真实目的;而乔治娜的自我伤害意识间接的帮助丈夫完成了杀妻的目的。死亡本能成功地将有机的生命带回到无机物状态。《胎记》中,霍桑引导读者透过种种象征去探究人物深藏的心理,挖掘人物潜意识中隐藏的真实目的,弗洛伊德理论揭示了文中人物的心理历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我们揭示了艾默尔杀妻的心理历程,看到了他心理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霍桑。霍桑小说全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2]西格蒙德.佛洛依德。佛洛依德心理哲学[M].九州出版社, 2003.

[3]陈榕。驯顺的灵魂和叛逆的身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4,27(4),75-79.


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法解读乔治娜之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菲利普·K·迪克:混沌动荡的心理小说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