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团体和其他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支持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也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区历年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表明,公众、团体是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如**区人口增长率的迅速下降,绿化面积的提高,城市环境的改善,妇女地位的提高等等。有理由相信,有了区级政府对发展模式的正确选择,有了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不断增强和完善。
2. 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各国的知名企业、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资源都表现出了蜂涌而至的势头,香港、澳门回归无疑会更加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加入WTO的努力更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说明中国正在获得一个罕见的发展机遇。市作为中部地区内陆的省会,发挥着承东启西、联结华中华东(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珠江三角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目前市委市政府正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加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市省会的南大门,同样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市委市政府明确**区为是市城市建设两个重点中的重点,再加上湖南省政府举址南迁**区,将更加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建设速度和质量,也注定**区必须更加注重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和谐,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3\已具备向可持续发展较高阶段转化的能力。
近年来,**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3.4%,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成为省会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2004年全市8项经济指标排名**区4项指标第一,其中引进内外资连续两年全省103个区县(市 )排名第一,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共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背评位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城区\国家计生工作优质服务城区\国家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城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城区等一系列荣誉,社会保障制度正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全面加强,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质量已有显著改善,至2004年,人均GDP达到 元。各方面情况表明,**区已具备实施较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技、经济实力。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
1. 较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
一个健康的经济通常表现为充分的就业、稳定的物价和持续的增长,可见就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信号的重要性。**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经过多年努力已降至较低水平。2005年全区计生率稳定再99.5%以上,出生率保持在7.99‰。但因人口基数大,目前**区长住人口达39万。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就业压力聚然增大。一方面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滑坡,下岗、待岗人员增加,可能提供的新就业岗位减少,另一方面,**区每年大于1万人的新增劳动力的供给没有消化,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大幅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索取。因此,对难于控制其对环境破坏、资源低效使用的企业实行关、停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较大的就业压力下,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反失业措施的冲突将影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信心。
人口素质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1998年市就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统计,发现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人口的3.77%,与发达国家(多在两位数以上)相比有较大距离,尤其是是湖南省专业技术人员较集中的地区时,而**区作为省会高等教育机构集中的地区,教育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低,1998年大学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7.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4)。虽然近年来**区在就学\教育\培训等方面做出了很达努力,也取得了不斐的成效,但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任务还是很艰巨。
2.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仍然较低
1998年市GDP产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比为%: %: %。产业结构虽有较大程度的优化,但仍不尽合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进步与资金、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相当突出。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市的竞争能力有相对减弱的趋势,1998年比1997年进出口总额增加了5.3%,但出口额却减少了8.5%。在基础设施方面,“水、电、路、房”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的已成为制约经济进步的“瓶颈”,电力供应的短缺和公路设施的不完善严重影响市经济能力的发挥。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利用率较低,“三废”排放量大,环保执法力度不够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市不少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对环境污染有日益严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