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思路,开创财税事业新局面
(一)抓好财政保障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要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基本完成向失业保险并轨的任务。巩固和完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促进基金的稳定增长,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二要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落实好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投入,规范管理,确保再就业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真正用在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做好就业再就业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工作,研究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三要不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失地无业农民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抓好各项军人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和经费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做好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和“五保户”的生活保障工作。
(二)抓好财税支农工作,加大“三通”建设力度,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
今年全省全面取消农业税,财税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把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以推进“三通”建设为重点,继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开发项目,打造特色区域经济,扶持一批优势突出、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继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促进农民增收。
(三)开拓创新,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一是要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的走向,开拓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新途径、新方法。财政部门要创新思路,主动出击,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尽快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在农业方面,要充分依托龙头企业多的优势,打好企业品牌,多争农业项目资金;要探索市区联动,以区域申报项目的新机制。
二是要充分利用市区良性互动机制,争取多享发展成果。财政部门要花更大的力气,做好与市财政的协调,用经营的理念,扩大财税分成划分成果,争取城内各项事业的预算支持和专项补助。地税、国税单位,要在为市级征收部门多服务、多帮忙,在争取内部更多理解与支持中,壮大区本级税收收入。
三是要组织力量开展化解乡镇不良债务问题的调查研究。要对基层政府不良债务的成因、规模、结构进行全面核查,做到问题清楚、责任明确、掌握主动。要按照分类指导、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偿债措施。 (四)做好社保工作,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社会进步的成果
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系,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力度,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政策,努力筹措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大力支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服务设施业主建设开发。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减免相关收费、增加财政投入等措施,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二要积极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政补助政策,加大防治各种传染病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市区卫生资源共享机制,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三要继续增加对科技、文化、计生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科技、文化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创新,增强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搞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